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第九届“大田杯”慈济育才奖学活动上演了感人一幕:主办方邀请了10位四川凉山的彝族学子与在奖学活动中评选出的10位自强标兵结成对子,并邀请多位长期资助凉山学子的热心读者举行亲情见面会。据了解,在昨日的见面会上本市市民现场为孩子们捐赠了35940元。
昨天,来自四川凉山的孩子终于见到了默默资助他们多年的津城好心人。“今天我们才知道,他们都是并不富裕的普通人。”终于见到资助自己6年的天津市民,凉山学子阿忠阿呷高兴地告诉她,昔日腼腆、不自信的自己已变成了一个乐观、开朗的大学生。“我们得到的不只是金钱上的资助,还有那份发自内心的关爱。”
故事1
黑日色聪 15岁 想成为老师
让像我一样的孩子有学上
黑日色聪今年15岁,读初中。2009年10月30日,暴雨引发了泥石流,黑日色聪的父亲被泥石流冲走,母子4人无家可归。在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帮助下,黑日色聪家修了个简单的房子,不过没有生活来源,也没有低保。家中原有的一亩地被泥石流冲毁后仅剩了几分地,黑日色聪和家人就在上面种些蔬菜,还养了两头小猪。对这个年收入几百元的家庭来说,供3个孩子上学的困难可想而知。“我是家里的长子,曾几次想辍学帮母亲一把。”2011年秋天,天津日报社记者张俊兰来到黑日色聪的家,送来了天津市民捐助的生活费、学费以及新棉被、新棉衣、新鞋子和生活用品。
“谢谢你们给了我一颗勇敢的心,让我重新站了起来。”面对孩子的感谢,这位资助者坚决不肯吐露姓名,她表示,帮助孩子的原因很简单,仅仅因为自己也是孩子的母亲。“也许是缘分吧,今天我才知道,黑日色聪和我的孩子一天生日,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孩子。”
黑日色聪说,虽然自己失去了父亲,却多了位天津母亲。“现在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争取考上自己以前从来不敢想的大学。”他未来的梦想是做一名老师,“能让像我一样的孩子有学习的权利。”
故事2
阿忠阿呷 19岁 想成为记者
我学会了自立自强的精神
阿忠阿呷今年19岁,受本市市民资助已6年,昨天她终于见到了资助她的陈阿姨,激动得流下了泪水。“我曾参加过一个好朋友的婚礼,她跟我一样只有十几岁。婚礼上她哭了,因为她不想这么小就结婚。记得小时候我们一起许过愿,都渴望不再像祖祖辈辈那样生活,通过努力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可是没有办法,在我们的山寨里,不知有多少人都是由父母和家族长辈做主,未成年就结婚生子。这本不是他们的意愿,只是祖祖辈辈的习俗无法改变。”
阿忠阿呷说,在她的家乡,为了养家糊口,人们常年在外打工,她的父母也在打工行列中,干最苦最累的活,到头来往往一分钱也拿不到。有的人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以违反法律、道德的行为来争取活命的钱。“我知道这是落后造成的,出路在于受教育,但乡里、镇里的学校,原本有70多人的班级到最后就剩下十几个人坐在教室里,能读高中的寥寥无几。”
在天津市民的资助下,阿忠阿呷已是西南民族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大二学生。在她看来,天津的好心人带给她的不只是金钱上的资助,还有自立自强、对生活充满信心的精神。“张俊兰阿姨曾和我说过,只要心里有爱,就永远不会是穷人。帮助我的人也对我说过,最希望的不是我能出人头地,而是能开心快乐地生活。”过去的阿忠阿呷内向、不爱说话,见到陌生人就会脸红,如今的她乐观、自信,和别人交流时,一双大眼睛总是勇敢地望着对方。如今的阿忠阿呷更喜欢读《平凡的世界》,和小时候不同,她已不再想成为一个超人,而是想成为一个平常人,一个有爱心的人。大一时,她就开始在学校里的超市做兼职,这个暑假她准备和同学一起发起一个调研,对家乡儿童的辍学现象进行调查。阿忠阿呷未来想成为一名记者,能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些事情。
记者手记
这才是慈善的真正内涵
在昨日的见面会上,记者见到了许多感人的场景:昔日偷偷卖血读书的毛艳,在天津市民的帮助下已顺利毕业,成为学校的一名生活辅导员,特意来和资助她的天津好心人见面时,却发现88岁的爷爷已行动不便;年收入只有几万元的“80后”彭志伟省吃俭用,每月拿出1千元左右资助了6个来自凉山的孩子,其中包括3个“90后”……一个个敦厚朴实的天津人,将爱心传递给远隔千山万水的彝族同胞,不但改变了凉山学子的命运,也改变着他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或许,这才是慈善的真正内涵。(记者 于春沣 摄影记者 刘耀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