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随着天津市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来津生活和学习,从市民政局获悉,2011年天津市的涉外婚姻为444对,是历年来数量最多的一年,涉外人群分布在英国、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等40多个国家。他们不仅为天津建设和国际交流做出贡献,也为中国传统婚姻带来了新的理念。
“老少配”减少高学历增加
2011年天津市共办理涉外结婚登记手续444对。在去年登记的涉外婚姻中,外籍男士与本地女士结婚的为287对,外籍女士与本地男士结婚的为80对,其余为港、澳、台以及华侨、长期驻外人员在津进行婚姻登记,另有4对外籍男士与外籍女士在津登记结婚。
据了解,1979年天津市出现了第一例涉外婚姻,30余年来,涉外婚姻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也不断提升。从婚姻年龄结构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涉外婚姻中多数为“老少配”。
如今,男女双方年龄差距渐渐缩小,年龄差距在10岁以内的比例已超过70%。另外,涉外婚姻中高学历人数有所增加。从1997年到2002年,文化程度为大专及大专以上者的比例由11%上升到35%,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比例由57%下降到22%;无业人员的比例从33%下降到15%,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商业人员的比例由26%上升到40%。
对待婚姻态度忠诚理念新
“上世纪90年代的涉外婚姻,多通过熟人或婚介机构的介绍‘速配’,婚姻感情基础相对薄弱,甚至掺杂一些利益因素。”近几年,“洋姑爷”“洋媳妇”与本地年轻人的结合,多是在学习和工作中长期接触之后,感情基础深厚。
“这些外国的孩子们很有礼貌,素质较高,对自己的另一半非常尊重。”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据介绍,许多外国人并没有中国传统的“门当户对”观念,只要夫妻两人兴趣相合、有共同语言就可以,并不一定要求婚前就买房、买车,也不喜欢依靠父母或“啃老”,他们对待婚姻的态度也很忠诚,这些都为中国传统婚姻带来了新鲜的理念。( 记者 单学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