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 姚文生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位于河北区海河东路与滨海道交口、毗邻河北区新文化中心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作为李叔同(弘一大师)的诞生地,天津记录了他青少年时期的美好时光;他一生辉煌建树,得益于津沽大地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也是天津城市精神的历史体现。纪念馆馆长沈岩及李叔同后人李莉娟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希望通过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向更多人展示先辈大师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李叔同是中国近百年文化发展史上公认的通才和奇才,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以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吴梦非等一批享有盛名的画家、音乐家。1918年,他在杭州披剃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出家后,他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教弟子“念佛不忘救国”“忘己济群生”,并使国内中断了700多年的“南山律宗”得以复兴光大,被佛门尊为律宗第十一世祖,与印光、太虚、虚云并称为“民国四大高僧”。
摄影 姚文生
馆长:精心打造“四个中心” 提升纪念馆的影响力
原李叔同故居是有着100余年历史的清末时期建筑,为了纪念这位对我国早期新文化发展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天津本土文化名人,2007年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修复其故居,并将此工程列入了该年度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二十件实事之一。
新建成的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由园林和故居两部分组成。馆长沈岩告诉记者,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包括李叔同生平图片展和专题展览,“陈列内容包括百余张照片,李叔同创办的中国第一个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以及与友人通信等文物复制品。为了恢复故居原貌,增强历史原真性,纪念馆最大限度地复原了当时李家的生活起居场景,如桐达钱庄、佛堂、起居室、洋书房、中书房、意园等,并融入了一些声光电等现代化展示手段。”同时,为了彰显李家重视教育的家风,表现李叔同在书法、篆刻等方面的艺术成就,在室外艺术展区内展示有一定数量的牌匾、楹联、书法、篆刻作品。
沈岩说,纪念馆开馆后,将精心打造“四个中心”:“其中包括李叔同生平业绩展示中心、人文精神宣教中心、文献资料收藏中心和学术研究交流中心。我们还将努力延伸教育辐射空间,着手建立富有特色的‘数字化李叔同故居纪念馆’,不断提升纪念馆的影响力。”目前,纪念馆已计划在2012年度推出《旷世奇才李叔同》《李叔同后人书法展》等展览,并适时组织《永远的怀念》宣讲报告会,深入中小学进行宣讲,让更多人了解李叔同。
摄影 姚文生
后人:纪念馆按照原貌修复 感受到祖父生活气息
李叔同大师的孙女李莉娟女士对于此次李叔同故居纪念馆开馆感慨颇深,她告诉记者:“纪念馆将敞开大门接纳世界各地的参观者瞻仰李叔同大师,这是一件特别值得欣慰的事情。我也希望通过纪念馆,逐渐扩大弘一大师的影响力。”
走进纪念馆,李莉娟女士感慨地说:“这座纪念馆是按照原貌修复的,走在里面就好像感受到了先人生活的气息,好像自己的家原来就是这个样子的。我的父亲就是在这个院子里长大的,我好像回到了父辈、祖父辈们生活的地方,真的是感慨万千。”从东渡日本留学到负笈杭州教书,李莉娟对于祖父“所走的每一步都非常敬佩”,“我敬佩他在人生道路上所做的每一个选择,那都是他为了艺术的进一步升华所做的选择。”
看着修缮一新的故居纪念馆,李莉娟表示自己对每一个地方都非常喜欢,“祖父年轻的时候经常在这里和一些友人来往,可说是‘往来无白丁’。每次他都是在洋书房接待客人,现在书房里挂着的一幅花卉景物落款写明就是在这间洋书房所做。”她表示,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修复建成,将为敬仰弘一大师的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故居的复原、新建的园林以及展示弘一大师生前与朋友的书信墨迹,能再现弘一大师的生活场景,同时也是李叔同文化研究和纪念的一个成果。
当记者走出李叔同故居纪念馆的瞬间,分明感受到一代宗师——李叔同的灵动。记者 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