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重性精神病人肇事闯祸的行为屡见报端,为减少这种情况发生,日前石市出台了《精神疾病患者服务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农村县(市)、区各建设一所精神病医院或在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病专科门诊,并设立康复病区。
■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方案》要求,石市要建立市、县、乡、村四级精神疾病防治服务网络。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有效管理治疗率2011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服务的乡镇(社区)2011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
将重性精神病人全部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化管理,建立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档案,2011年达到60%,2015年达到80%。
■农村县(市)、区要建精神病医院
石市要求,农村县(市)、区各建设一所精神病医院或在一所县级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病专科门诊,并设立康复病区,主要负责一般精神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工作。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公共卫生科,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指定公共卫生服务人员。负责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定期开展精神疾病患者随访评估和健康体检,实施精神疾病患者分类干预及宣传教育工作。
市、县两级精神病医院按医疗机构设置标准配备医务人员;未成立精神病医院的农村县(市)、区,县级综合医院,要配备3至6名精神心理疾病专科医师。
■每年至少随访4次
对于纳入健康管理的患者,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和家庭访视等方式,每年至少随访4次。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
对病情不稳定(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的患者,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两周内要随访转诊情况。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血压、体重、空腹血糖,一般体格检查和视力、听力、活动能力的一般检查。有条件的可增加血常规、尿常规、大便潜血、血脂、眼底、心电图、B超等检查。
记者彭丽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