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翻开安徽省地图,位于长江三角洲西北部的芜湖就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而跳动在这只蝴蝶心脏位置的就是2010年9月26日新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的芜湖高新区。短短半年间,这个刚刚迈入国家队的“小队员”,就吸引了12个10亿-20亿元的大项目。是什么力量让它有如此不俗的表现?
机遇来了 “腾龙换鸟”
“机遇来了,不干不行,还得快干。升级为国家高新区,又是合芜蚌自主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先导区、皖江城市带承接高技术产业转移的核心示范区,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自己,抓住大好机遇尽快提高园区的创新创业承载能力。”芜湖高新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胡光富介绍说。
2010年1月,我国第一个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落定安徽。而芜湖,从上世纪90年代初就被安徽省委、省政府确定为皖江开发开放的龙头。作为芜湖经济先锋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前沿阵地的芜湖高新区,自然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抢滩”皖江产业转移高地。
“目前管委会仅有30多名在编人员,从今年春节至今,为了引进项目,建设厂房和孵化园,我们没有休息过一天,且每天工作都在12个小时以上。”胡光富虽然看上去有些疲惫,但更多的是对芜湖高新区未来发展的热情与希望,而这种希望正是因为他对园区发展优势“有底气”。
经过近10年的建设发展,芜湖高新区现已建成北部区9平方公里,南部规划区23平方公里。园区共有企业300余家,2010年园区共实现工业总产值308亿元,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服务外包等四大主导产业。
“目前,芜湖高新区正在‘腾笼换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胡光富说,过去高新北区有一些传统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不仅影响环境,单位土地的产值也较低。芜湖高新区已经把这些加工制造类企业都搬迁到南区,在北区打造楼宇经济、总部经济、软件园以及服务外包产业,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
同时,芜湖高新区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严禁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生态环境的企业进入园区,努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制定严格的企业投资强度准入标准和用地退出机制,加强对闲置土地的清理,严格掌握进区项目的准入条件,支持企业建设多层厂房。胡光富表示:“现在,芜湖高新区不再‘捡进篮子都是菜’了,我们必须挑菜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