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10615/20110615090939728.jpg)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日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获悉,天津市已有902.18万自然人拥有了信用档案。6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将组织全市金融机构集中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届时,市民可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并就相关问题进行咨询。
据了解,个人信用报告是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录个人过去信用信息的文件,内容包含个人基本信息、银行信贷交易信息和个人住房公积金信息、个人养老保险信息等非银行信息,凡是与银行发生信贷关系或者开立了个人结算账户的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报告。目前,个人征信系统已经为天津市902.18万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已经成为金融机构审批个人信贷业务的必经环节。市民要贷款买房、买车,或者是申请信用卡,商业银行都会查看申请人的信用报告,了解申请人的信用记录。信用报告的应用也正向求职、租房等更多的生活领域拓展,逐渐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济身份证”。
6月17日,人行天津分行将组织全市金融机构集中开展以“我与我的信用记录”为主题的“信用记录关爱日”征信知识宣传活动。届时,人行天津分行和塘沽中心支行将在位于和平区解放北路117号和开发区新城东路59号的办公地点为市民免费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现场提供个人信用报告解读、征信知识咨询及相关金融知识介绍等系列宣传活动。市民只要带上自己有效身份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即可免费获取个人信用报告。全市金融机构也将同步在其信贷网点开展征信知识咨询宣传活动。
央行人士表示,信用是个人的无形“财富”,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逐步积累。因而市民要经常关注个人信用报告,正确填写并及时更新个人在银行的基本信息,按照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归还个人贷款和信用卡透支款,培养良好的信用交易习惯,避免产生负面信用信息影响个人经济生活。平时要保管好个人的身份证件和复印件,防止信息泄露或被其他机构或个人不合理使用。由于个人原因产生的负面信用记录,是不能被删除的,需要通过不断累积良好的信用记录进行修复。市民不要轻信互联网上出现的假冒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名义的网站和客服电话,以防其以有偿提高信用度或消除不良记录为诱饵,诈骗钱财。(记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