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根据滨海新区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目前新区常住人口当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17969,占常住总人口的4.75%。尽管老年人口比重略有下降,但面对近12万老年人这一数字,滨海新区在过去的两年中加大了对养老事业的规划和发展力度,加快新区养老设施和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站)的建设已经成为近两年的主旋律。算上2010年全年建成的9个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17个日间照料服务站,新区已有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21个、日间照料服务站53个,共发放敬老卡12.5万张。2011年将继续推进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的建设,完成7个服务中心、15个服务站的建设,在全市率先实现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全覆盖。在运营方式上,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站)实行无偿、低偿、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享受政府居家养老服务补贴的老年人按照有关政策提供无偿服务,对低收入老年人按照低于市场的价格提供低偿服务。
志愿者“加盟” 老人也上选修课
葛秋霞,康居园社区服务中心主任,谈起建立老年大学式日间照料站的想法,她说:“都说老人是社区的一宝,出谋划策少不了,现在看起来还真是这样。在社区服务中心刚成立不久的时候,在社区小花园的一个瞬间,让我改变了对老年人日间照料站的看法。”
康居园社区服务中心2009年刚刚成立的时候,人员配置、工作分工都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按照常理来讲,工作度过磨合期,社区内的一些社团、老年组织等才会慢慢活跃起来。康居园社区葛主任回忆起当时很是感慨,她说:“当初我们社区服务中心刚刚成立不久,每个人手头上的活儿都很多,按照当时的情况我估计老年日间照料站的事情不会太早启动,可是我有一次路过小花园的时候,看到两位老人坐着板凳在那里下棋,突然有一种内疚的感觉,我们为什么不把老人的事情摆在首位呢?从那时候开始,我就决定时间再紧也要把我们的日间照料站办起来,让那些老人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休闲娱乐的地方,让他们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在这种情况下,社区服务中心购买了一批书籍、纸牌、棋类等放置在一间活动室内,又和社区志愿者一起把活动室装饰了一番,康居园日间照料站就这么成立了。刚开始的时候,知道这里的人比较少,所以日间照料站迎接的老人并不是很多,平均每天接待的老人还不足十人,最少的时候甚至为零。这一状况让葛主任感觉自己的激情被泼了一盆冷水。经过观察,葛主任发现社区宣传的方向没有问题,问题在于老人们喜欢结伴儿活动。为了让更多的老人参与到日间照料站的活动中来,她决定投其所好,让老人们自己提出需求,再按需挖人才为老人们服务。
发现了问题所在,葛主任着手收集老人们提出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葛主任发现社区老人对文娱活动非常感兴趣,于是照料站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挖掘志愿者人才做领军人物。当时有一支中老年晨练队活跃在社区之中,每天早晨都会有很多中老年人在小花园内进行晨练,于是葛主任和负责老年人工作的同事一起找到晨练队的组织者张家兰,说明来意后,恰巧张家兰也正想再组织一个舞蹈队,双方一拍即合,这个老年大学式的日间照料站的基础就这样打下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日间照料站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到一年的时间,日间照料站已经成为老人们饭后的谈资,从此老人们不再满足于下棋打牌,书法、绘画、舞蹈、健身球都是老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然而呼声最高的还是康居园老年人合唱团。在一次舞蹈队练习后,有人向张家兰阿姨提议是不是组织一个老年合唱团,当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看到这种情况,张阿姨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建队初期,队员们凭借一股热情,每周两天练习,80岁的靳大爷虽然只坚持了半年多就因为身体原因退出合唱队,但这无疑极大地鼓舞了士气。尽管氛围很好,队员也很努力,但无奈进步的幅度太小了,老人们也开始有些泄气。为了让队伍重拾信心,张家兰阿姨通过志愿者将合唱队现在的两个基石——“学院派”的胡老师和“师范派”的钱老师请了过来。胡老师在塘沽文化馆工作,在声乐方面非常有造诣;而钱老师30多年前是中学的音乐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这两位老师一边抓基础,一边抓教学的情况下,老年合唱队的水平提高得非常快。说起合唱队,钱老师非常自豪:“其实我和胡老师只不过起到指点的作用,这支合唱队的基础一开始还是比较薄弱的,所以他们取得的成绩完全是这些老人自己努力的结果,看到他们我真的非常感动。就拿田大爷来说吧,我记得去年有一次下大雨的时候,我们离服务中心近的人就过去了,因为天气的原因,我对老人们的出勤从来不追究,但是当我们练了一会儿之后发现一直全勤的田大爷趟着水从旁边社区赶过来了。说真的,我当时特别感动,别忘了田大爷今年已经快70岁了。”为了能够更好地提高合唱队的水平,张家兰阿姨每周二、四自费去开发区社区学校进修声乐和电子琴。在她的带领下,合唱队又有近10人也通过自费学习的方式提高自己的水平。最终凭借专业教师的指导和自身的努力,康居园合唱团在向阳街“激情社区红歌大赛”中夺得了第一名。
到目前为止,康居园老年日间照料站每天接待的老年人达到30多人次,从合唱到舞蹈、从京剧到书画,每天下午日间照料站都有相应老年社团开课。应老年人的要求,社区还丰富了老年阅览室的藏书,目前在阅览室中可供阅读的图书达到2000余册。康居园社区葛主任说:“老年人是社区的一宝,看着老人们在咱社区照料站每天过得那么快乐,我们心里特别欣慰,说明我们的工作到位了。今后我们还会听取老人们的意见,开办更多的老年课程,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
行动方便的老年人能够自娱自乐,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社区日间照料站就联合志愿者队伍上门服务。社区服务中心针对老年人有一部服务热线,平均每天能够接到3-4通老年人服务热线。对于有需求的老年人,社区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登门服务,为孤寡老人做饭做卫生,并把近期社区搞的文娱活动的照片和录像资料给老人们看,让老人也体验活动的乐趣。
快乐晚年感染更多同龄人
老人们在自己喜欢的社团里搭伴儿娱乐,每天在日间照料站中唱歌的唱歌、唱戏的唱戏,玩得不亦乐乎。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们很喜欢待在日间照料站,但由于场地有限,老人提出的一些改进意见,要解决的话暂时还比较困难。“我们现在面临的两个主要问题就是场地面积和资金。我们属于塘沽老住宅区,辖区内的老人较开发区偏多一些,虽然我们的老年日间照料站有100多平方米,但同时我们还有将近10个老年社团,光合唱团的队员就有将近60人,所以每天给他们安排地方活动就是个难题,现在我已经把棋类活动设置到了我们的一个多功能办公室了,阅览室也单独占了一个房间,就为了给这些老年社团安排地方。”葛主任告诉记者。
“一些老人向我提议应该在照料中心活动室放一些健身和保健器材,像简单的跑步机和按摩椅等,但以我们每年的经费,负担过多的大件器材还是很不现实的。”工作人员介绍说,“这不,最近我们的合唱团又跟我申请经费买钢琴,有的时候想想真的有些头疼。所以我觉得新区今年在养老方面的建设应该根据区域有所区分,对于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应该着重关注一下,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老人真正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见习记者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