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癌患者吴锦凤

脑瘤患者胡志军
“老伴儿,你看我美吗?”
“美!”
“那我的眼睛美吗?”
“嗯!”
“那你想不想把我的美延续下去呢?”
“老伴儿,你看我美吗?”“美!”“那我的眼睛美吗?”“嗯!”“那你想不想把我的美延续下去呢?”说到这里,丈夫已经知道了妻子的目的,他含泪点了点头,妻子会意地笑了……昨日,在河西区东海街华江第一社区的家里,61岁的胃癌晚期患者吴锦凤圆了自己捐角膜的愿望,因身体原因她已经不能去公证处做公证了,但本市医科大学眼科中心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亲自上门以“拍照”的形式代替了公证。
想捐器官无奈患了癌症
身上唯一完好的是角膜
吴锦凤已是胃癌晚期,癌细胞扩散至全身,出现腹水症状,几天没进食了。原本干练的她,瘦成了“一把骨头”。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但她表现得很坦然,静静地躺在床上,显得很安详。“我一直想捐角膜,其实心脏等器官我也想捐,可我患了癌症,癌细胞已经扩散了,我的其他器官都坏了,只剩下角膜是好的。若能给别人带去光明,我就不白死!”她平静地说。
连续两晚给家属做工作
誓要捐出角膜帮助他人
对于吴锦凤捐角膜,老伴儿胡德胜和儿子开始都不同意。“她身体都虚成那样了,还连续两天晚上给我和儿子做工作。她知道没有家属同意,角膜是捐不成的。”胡德胜说,最后还是吴锦凤采取了“曲线”战术,说服了他。
“老伴儿,你看我美吗?”“美!”“那我的眼睛美吗?”“嗯!”“那你想不想把我的美延续下去呢?”胡德胜说,此时他已经知道了吴锦凤的心思,他没有办法不成全心灵和外在同样美的妻子。
身体原因无法去做公证
眼科中心开通绿色通道
吴锦凤的身体已经动弹不了,没办法和家属一起去公证处做角膜捐献公证,本市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特别为她开通了绿色通道,亲自上门办理。
据专门负责此事的霍老师介绍,如果捐献角膜志愿者确有困难不能做公证,他们将亲自上门送表格,让家属和本人签字,并将签字过程用影像(拍照或摄像)的形式记录下来。目前,本市已经有40多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角膜,其中采用“绿色通道”的占10%。
除了吴锦凤,当天享受同样服务的,还有家住河西区柳林街园丁公寓的54岁居民胡志军。他是一名残疾人,患有脑瘤晚期,和同样是残疾人的妻子贾宝敏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两人商量后决定在胡志军去世后捐出角膜回报社会。贾宝敏说:“以后,等我们的孩子大了,能以家属身份签字了,我也要捐角膜!”
读报帮助
得癌症也可捐角膜
随行前去的还有来自医科大学眼科中心的吕医生,她现场检查了两位捐献志愿者的角膜,吴锦凤两个角膜都是完好的,可以捐出,但胡志军左眼角膜上有翼状胬肉,只有右眼角膜可以捐出。
癌症患者还能捐献角膜?对此,吕医生说,角膜上没有血管,即使患了癌症,癌细胞也不会扩散到角膜上,因此只要没有其他眼科疾病或是传染病,角膜都是健康的,可以捐献。(记者 韩爱青 摄影 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