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要回家了,真高兴!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1月31日晚7:00,天津站2楼候车大厅,300余名来津务工青年坐在专用候车区域,等候送他们回家的“共青团号”专列——天津—太原的2609次列车。站在他们身边问候的,是前来送行的团市委和铁道部团委工作人员,务工青年们提着的“大礼包”是有关部门送给他们的年货。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要回家的喜悦。
晚8:40,“共青团号”务工青年专列准时驶出天津站。
没觉出车票难买
“这是我第一次来天津务工。”来自太原的续艳琴说,她是2010年8月来到天津务工的,现在是一名操作员。来津之前就听人说春运火车票不好买,没想到,厂里10几天前就统计人数,为他们预订了回家的车票,“真没觉出春运车票难买”。最让续艳琴感到高兴的是,这趟车是来津务工青年的专列,同行的不少人她都认识。坐在她身边的王亚丽说,她们俩在同一个厂打工。
能顺利坐车回家,续艳琴觉得没了后顾之忧,除去团市委送给她的“大礼包”,她还带了6盒麻花,打算带回家给父母和姐姐尝尝。
不用站着回家了
霍刚刚家在灵石县,乘火车到太原后,还得坐两个多小时汽车才能到家。“原以为今年要站着回老家了。”霍刚刚说,他经常听出去打工的同乡讲起春运期间站回家的经历,没想到,这次的外来务工人员专列让他和很多同乡有了不一样的回家体验。
霍刚刚说,自己在一家公司做装配工,目前还是实习,如果干得好,有可能被公司留用,这是他最希望的事。“天津有大城市的繁华气息,也比老家更开放,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霍刚刚说,中专学历的自己,留在这里的唯一方法就是努力工作。
带女友回家过年
梁富强说,他家在山西吕梁,从太原坐3个小时的客车才能到家。虽然只有20岁,梁富强在天津已工作快两年了。“我是2009年7月来到天津务工的。”梁富强说,他在西青一家公司做钢构组装,月收入3000元左右,他觉得挺满意的。更让梁富强高兴的是,在天津,他结识了现在的女友,这次,他准备带女友回老家过年。“这趟专列可帮了我大忙了。”想到家里的父母已经等着他们回家,想到女友即将见到未来的公婆,梁富强说他忍不住想笑。
“共青团号”会继续开下去
团市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是第二年开通“共青团号”务工青年返乡专列。在与铁路部门沟通了解后,确定了天津—太原这条务工青年集中返乡的路线开通专列。虽然明年“共青团号”的路线还未确定,但他说,这种旨在帮来津务工青年早日回家的公益活动与爱心之举,还将延续下去。
全方位服务来津务工青年
开通“共青团号”专列,帮助来津务工青年返乡是团市委扶贫帮困送温暖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春节前夕,发往部分省市的旅客列车出现了“一票难求”现象。针对当前务工青年集中返乡和购票困难的状况,团市委千方百计为来津务工青年顺利返乡创造条件,在铁道部团委和铁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预留车厢、帮助购买车票、划定候车专区、组织青年志愿者、加开快速安检通道等措施,为返乡青年购票、候车、进站提供便捷服务。来津务工青年纷纷表示,十分感谢团市委和铁路部门的温馨帮助,年后将回到天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天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贡献力量。据了解,团市委还协调公路客运部门,将通过长途客车把5000余名来津务工青年陆续送回家乡。
据悉,春节前团市委全面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工作,多方筹集防寒保暖用品、文体用品以及IC卡等多种物资,前往市重点工程——天津文化中心慰问建设一线青年职工,组织走进社区送温暖活动,深入市第二看守所、津西监狱、市未成年人管教所等看望慰问未成年服刑人员和青年干警,举办了以“今年我在‘家’过年”为主题的关心帮助经济暂时困难青少年系列公益活动和留津少数民族学生迎新春联谊活动等,并为宝坻区和蓟县的两所农村学校捐建了两个配备电脑、多功能一体机、数码照相机等多种设备的“红领巾书屋”,向春节前夕依然奋战在生产建设一线的青年,以及困难青少年和少数民族学生送去节日温暖。(记者 刘晓艳 于春沣 摄影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