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022china.com/uploadfile/20110120/2011012011214449.jpg)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本周起,天津市中小学生陆续进入寒假。尽管和往年一样,教育主管部门下发了“禁止中小学假期补课”的禁令,但各种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举办的“冬令营”“培训班”纷纷开营、开班。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尽管不久前教育部出台政策,明确奥赛即将取消高考保送资格和部分加分优惠政策,但“奥数”仍旧打着“拓展思维训练”等旗号在大小培训班中大行其道。然而与往年不同的是,小学数学辅导班依旧火爆,相比之下,中学奥数辅导班已现降温趋势。
【走访培训班】
小学数学辅导班 全都讲奥数
昨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小白楼的某连锁教育机构。一进门,墙壁两侧的宣传栏上醒目地写着2010年小升初考入耀华实验班、耀华中学、天津一中、南开实验班、南开中学、天津外院附校等重点中学的录取人数。工作人员指着宣传栏得意地告诉记者:“上我们‘尖子班’的孩子,很多都考进重点中学了。”
原来,这家培训学校将寒假数学辅导班分为“提高班”“尖子班”两种,孩子上辅导班前先要做一套“入学测试题”,然后根据孩子测试出的数学成绩,选择上不同层次的班,但所有这些小学数学辅导班,无一例外都讲奥数知识。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张“入学测试题”说:“上‘提高班’的孩子数学基础稍差,‘尖子班’的学生数学都不错,就多讲些奥数的内容。”
数学辅导最火 节前人数报满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天津市各校外教育培训机构中,小学数学辅导班报名最火。“你要给孩子报名得抓紧了,从1月23日到1月28日的小学数学辅导班人数已经差不多满了。”这位工作人员翻看报名登记表说,“初中数学辅导班现在还有些空余名额。”随后,记者来到同在该写字楼的另外一家连锁教育机构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昨天他们的小学数学辅导已经开班,人数早已报满,只能等春节后再报名。
为什么数学班这么火?几家培训学校的工作人员给出了一致的解释:“因为很多中学特别是一些实验班招生时更看重学生的数学成绩。”
奥赛不加分 中学生数量减半
位于和平区芸琅大厦的一家小型教育机构负责人,向记者讲起奥赛即将在高考录取中取消保送和加分优惠政策给他带来的“恶果”。据介绍,这家教育机构每年开设小学和中学两个奥数辅导班,一个班三四十人,每年都爆满,今年小学奥数辅导班的孩子人数勉强凑满,参加中学奥数辅导班的只有十几人,“连去年的一半都不到。”
【家长心态】
心态
别人上咱不上,心里不踏实
一间教室里,二十几个孩子在上数学辅导课,最后一排坐着约10名家长,认真地做着笔记。这是昨天下午记者在一家培训学校见到的情景。一位站在走廊上等孩子下课的家长告诉记者,“那些都是陪读家长。”
“孩子从三年级开始上培训班,培训班是以前专门办奥赛培训的培训机构办的。不过,这几年改名叫‘拓展班’‘强化班’‘集训队’。我儿子今年上四年级,这个寒假考进了‘集训队’。”小学生家长巩女士告诉记者,“别人上咱不上,心里不踏实。”巩女士还给孩子报了八次绘画课,“我儿子算报班少的。给孩子报班不仅孩子累,也是对家长时间、金钱、精力的考验。”
心态
学奥数也许对学习有帮助
高女士的孩子上五年级,平时数学成绩八九十分,她给孩子报了个数学“强化班”,“不求孩子一定学出什么成果来,但让孩子学些奥数知识,能拓展数学思维,对课堂学习也许有帮助。”
心态
孩子放假,总不能闲着吧
一位在某教育机构上数学“尖子班”的小学五年级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她的孩子平时在班级总是考第一,班里老师都说,假期不给孩子提高提高浪费了,于是她给孩子报名参加了英语和数学两门辅导。
陈女士的孩子今年在和平区某知名中学读初二,小学时一直让孩子上奥数辅导班,听说以后奥赛成绩高考加分政策取消了,她“果断”决定今年寒假不再给孩子报奥数辅导班。“不过孩子放假在家,总不能闲着吧。”于是陈女士又报了英语、语文辅导班,把孩子的假期时间安排满了。
【教育工作者】
那些“弯弯绕”的题
对孩子是一种折磨
“放寒假了,让孩子放松放松。”身为教育工作者的韩先生为正在上二年级的女儿安排好寒假生活:除了从小就坚持上着的绘画和外语两个兴趣班外,其他的班一概不报。“我看过那些‘弯弯绕’的题,觉得对孩子就是种折磨。”韩先生说,他希望能拖就拖,等孩子上三四年级时再考虑是否上辅导班。
一位在天津市某知名初中任教的物理老师则表示,虽然几年前,奥赛成绩已经和中考不再挂钩,但很多高中“实验班”入学考试仍要求奥赛成绩。“拿物理来说,俗称的‘奥赛’,现在叫‘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只有在竞赛中取得名次才有资格参加‘实验班’的考试。”这位老师告诉记者,假期学校没有组织学生补课,但他在一家教育机构给孩子培训“应用物理知识”。“实事求是地讲,在假期学习一些课外知识还是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帮助的。比如说,在辅导班里,我会向学生讲变压器涂成黑色散热的原理,这在课堂上很少讲到,又是生活常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记者 刘晓艳 于春沣 摄影 吴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