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纲要》:2010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15亿元。到2015年,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
截至2010年,虽然在这个彰显地区经济实力的“俱乐部”里,已经有包括辽宁在内的十几个省市,但是就副省级城市而言,却仅有广州一个城市。
2010年,沈阳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015亿元。到2015年要突破1万亿元,年均增长要达到12%以上。比起“十一五”时期年均增长16.3%,这一速度显得有些“审慎”。对此,市发改委主任彭林解释,“十二五”指标体系是围绕实现“三大目标”进行设定的,基本原则是既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且与全国、辽宁省的指标体系相吻合,重在坚持发展速度与质量、效益相协调。其中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既与全国和全省相协调,又为调结构、转方式留出了一定空间。与此相对应,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则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沈阳将更加注重发展质量与效益的工作取向。
彭林认为,地区生产总值反映出的,更多是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规模,而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对一个地区的发展更为重要。“十二五”规划突出的主线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因此,无论是指标体系设定,还是具体实施的五大重点任务,都是围绕这一主线展开的。尽管沈阳过去一轮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发展中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比如,经济运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尚显不足,空间布局和利用不尽合理,作为中心城市的承载力相对薄弱等等。做大经济总量,有助于加快解决这些问题,但绝非惟一良方。为此,沈阳市提出“十二五”期间五项重点任务,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彭林说,除了做好经济发展的“加法”,还要兼顾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这是沈阳市“十二五”时期要切切实实解决好的一个大问题,也是推进低碳发展,全面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举措。
“其实,进入‘万亿俱乐部’最令人欣喜的不是沈阳经济总量的增长,而是全市人民幸福指数的增长。”彭林认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惠及全市人民。因此,我们不仅要追求GDP指标增长,更要努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