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昨天上午万里无云,蓟县毛家峪度假村的小河旁,三三两两的游客在树阴下享受着清凉。而在村西一公里外的山坡上,一群头戴蓝色安全帽的电力职工正沿着崎岖的山路往坡上运电线杆、电缆等供电器材。正赶着观光马车从此经过的王老汉指着电力职工忙碌的身影对记者说,供电所的职工处处替我们着想,有事随叫随到,我们庄能从七八年前人称“光棍庄”的穷村,变成如今远近闻名的长寿度假村,他们可是立下了大功劳。
带队的电工柳师傅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记者说,为了让旅游业跨上新台阶,毛家峪正在搞山地体育公园,他们人拉肩扛地往坡上运器材,就是要为体育公园提供电力支撑。在毛家峪村委会办公室里,蓟县供电分公司的负责人正和村党支部书记李锁商量如何解决度假村在客流高峰和平日用电负荷峰谷差过大的问题,最后商定将村里现有的三台变压器连成环网,加装智能操控系统,用电高峰时全部开足,低谷时开一台或两台,以避免空载运行的损耗,绿色的山村更要搞低碳经济。据李书记介绍,毛家峪是个只有46户的小山村,2002年时的人均年收入不足1900元,许多年轻人都娶不上媳妇。为脱贫致富,他带领村里的12户人家率先搞起了农家乐旅游,但村里的变压器容量只有50千伏安,蓟县供电分公司负责人闻讯后,马上派马伸桥供电所为村里增容,使村里刚萌生的旅游产业迅速扩大起来。到2004年,村里搞农家乐的家庭已达到24户且每间客房都有空调和冰箱,村里又要上国家两A级的奇石林景区,电力全面紧张,供电所立即为村里安装了315千伏安的变压器及配套线路,满足了用电需求。如今,全村户户都搞起了农家乐,总床位已超过了3000个,在夏季旅游高峰期仍供不应求,村里315千伏安的变压器已增加到三台,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也突破了3.5万元。为满足未来开电动汽车来度假游客的需求,供电分公司正准备为村里安装充电桩。电力设施建设过得硬,供电服务更没的说,毛家峪地处雷区,每次因雷击烧了保险,供电职工都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了供电。 (卞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