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近日,本报刊发连续报道,关注滨海市民乘坐公交难问题,得到了滨海市民及相关管理部门的关注与重视。据了解,滨海相关职能部门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制定破解公交难题的方法,并将主要从三个方面改善滨海新区公交环境。
拟开设完善多条公交线
新区相关部门经过调研,拟开设与完善新区多条公交线。其中包括市区到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之间、核心城区内部三部分。据了解,今年,新区将计划在市区客流量较为集中的居住区、繁华商业区、地铁站等附近或沿线,如天津站、体院北、梅江会展中心等开设双城公交示范线,并力争与地铁线无缝对接,提高乘坐覆盖范围。如此一来,将实现双城主要节点间1小时通勤出行,吸引私家车出行向公共交通转移,缓解道路交通压力。
另外,新区将整合双城快线与新区功能区间快线,延伸线路。核心城区内部的公交,将努力打破区域运营界限,覆盖临港工业区、于家堡返迁房等服务盲区。
增设现代化枢纽场站
据了解,今年新区拟新建一批现代化的公交首末站、封闭式同台同向免费换乘车站以及一般中途站,提升新区公交系统硬件环境。封闭式同台同向免费换乘车站,将通过公交线路间的同台同向免费换乘,有效改善常规网络整合度差、线路重复系数过高、运力浪费严重、运营效率低下的缺点。配合公交快线网络实施,配备车站售检票系统和实时车辆到达提示系统等设施,方便乘客候车或换乘。此外,还将全方位实施智能公交系统,建立智能调度中心,科学管理滨海新区内的全部公交线路;配置车载GPS定位、视频监控、运营数据储存设备,实施科学调度。
提升人性化服务
记者了解到,公交相关部门将努力提供舒适的候车环境,包括车站的坐椅、遮阳避雨设施,候车站的建筑设计,灯光照明设施的完善,必要的城市家具,以及针对残疾人的无障碍设施等都将“精雕细刻”。同时车站周边还将设置具有时代感的导乘标识,让人们乘坐公交车的同时感受到滨海新区的现代化气息。 (记者刘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