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新区巡礼 |
镇湖绣娘羌绣作品亮相世博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10-05-25 11:58:12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天,由苏州高新区镇湖刺绣大师姚惠芬制作的两幅羌绣作品将正式亮相世博会,并在进行为期1个月的展出之后,将被北川博物馆永久收藏。
这两幅两幅羌绣作品《羌山依旧》、《羌族风情挂毯》是受北川委托,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设计,姚惠芬带领50多位绣娘,经过25天精工细绣完成。《羌山依旧》2.5米见方,色彩鲜艳。羌族素有“云朵里的民族”之称,所以作品中多处使用了云纹,四个角上配上了羌族的图腾羊,四周绣上了羌族的羊角花,整幅作品羌族风情浓郁。在针法上,以传统的羌绣针法为主,同时也结合了苏绣的细腻和精致的特点。尤其是作品绣上了羌族的聚集地北川有代表性建筑,如北川新村庄、大禹桥、新文化中心。姚惠芬介绍,羌绣基本是使用开司米等粗线,而这幅作品全部用了丝线,所以表现起来更加细腻,色彩更加鲜明。而且图画中的建筑物用传统的羌绣是很难表达的,所以这部分结合了苏绣的针法。《羌族风情挂毯》2.6米见方,是典型的羌族风格的作品。
据了解,这两幅作品都是北川为参加世博会而特别定制的,北川县政府邀请了清华美院两位教授设计图案。设计初稿完成已是4月中旬。按原计划应交由当地羌族绣娘进行绣制。然而,2008年的那场大地震,使北川从事羌绣的绣娘无法在短期内集合起来完成这么大的绣品。因此,他们想到了中国刺绣艺术之乡镇湖。而此时,距离绣品完成期限已不足1个月。按照正常流程,绣制这两幅绣品需20多位绣娘花半年多时间才能完成,而如今必须在不到1个月的时间里完工,还必须以用羌绣针法为主,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对于姚惠芬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严峻考验。
为保证原汁原味地再现北川新貌及羌族文化特点,姚惠芬一方面请来了设计者对图稿进行仔细推敲与修改,另一方面将9件羌绣作品“一一解剖”,对针、线、底料、配色进行仔细分解,亲自整理出能实际运用的羌绣针法并做成样板供绣娘们参考应用。与此同时,她紧急组织起50位技术过硬、吃苦耐劳的绣娘每天24小时不间断轮流进行绣制。(周杨 文/摄)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