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日前,国家档案局公布第三批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名单,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李鸿章在天津筹办洋务档案文献》以其珍贵的史料价值入选,这是继天津商会档案和天津邮政档案之后,本市第三批档案被认定为国家档案文献遗产。
天津市档案馆馆藏《李鸿章在天津筹办洋务档案文献》涉及1866至1895年间档案近百卷,共500余件,反映了李鸿章在天津创办大沽船坞,发展壮大军工企业——天津机器局,筹办轮船招商局,创办开平矿务局,试办邮政电报,督办铁路交通等历史,是研究洋务运动和天津在洋务运动中的地位作用及中国近代化起源等问题最早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李鸿章在天津筹办洋务档案文献》主要内容包括:李鸿章为筹建北洋水师大沽船坞与天津海关税务司德璀琳等人的往来文书;1870年后李鸿章经营天津机器局期间,天津机器局作为“北洋军火总汇”生产出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栗药;李鸿章与海关总税务司赫德商议委托天津海关试办邮政,建成以天津为中心,覆盖北京、上海、烟台、牛庄等地的近代邮政体系;记录了北洋水师舰船进口、添置炮位、装备兵勇以及中外员薪俸、经费保障等一系列史实。
《李鸿章在天津筹办洋务档案文献》还记录了李鸿章筹办轮船招商局,以天津为中心建设铁路,兴办北洋武备学堂、北洋水师学堂、水雷学堂、电报学堂等一批新式学堂等,及李鸿章任内处理英、法、日租界拓展,八国联军侵占天津后,受命与俄使格尔思以设立通商市场名义订立租界条约,勘定天津俄国租界的史实。
这些有关兴办我国最早的军工、民用企业、电报电信、修建铁路、举办邮政、兴办教育的记载,有力地佐证了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天津作为中国近代洋务运动最重要的中心和北方洋务中心的历史地位,及天津作为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和近代邮政、铁路、教育、航运、电报电话的发源地,一度引领中国发展的历史,对后来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曲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