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1月,作者在比利时举办的世界创新大会展厅。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承担着建设创新型国家先行先试的重任,信心和信任的建设是其必须面对的课题。应该认清影响信心和信任的基本因素,从战略高度认识信心和信任建设,加快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国际合作与品牌建设处处长 张秀英
3月17日至4月12日,值国务院批复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市批复海淀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一周年之际,《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在一个月内连续发表了6篇聚焦中关村核心区(海淀)系列报道。这组报道分别以《影响力辐射全球,中关村核心区走向世界》、《标准战略推动中关村核心区阔步向前》、《创新人才助力中关村核心区迈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创新助推中关村核心区跨越发展》、《产业联盟挺起中关村核心区国际化脊梁》、《争抢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高点,中关村核心区向全球创新中心大步迈进》为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立体解析了中关村核心区从事这一伟大事业的决心和信心。
北京市委常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党组书记、北京市海淀区委书记赵凤桐多次讲到,在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承担着先行先试的历史重任,“信心”、“信任”将是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重大课题,未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必将承担这一历史责任。“信心”和“信任”的取得虽然取决于外部社会的鉴定,但首先源于自身的信念。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实践过程就是不断构筑信心和信任的过程。
影响信心和信任的基本因素
世界看中国,中国看中关村,中关村看创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重要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作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海淀区更是重任在肩,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为此,中关村核心区的建设只有明确树立信心、信任的基本条件,才能顺利进行。一是认真把握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这一特征;二是认真把握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带来的影响;三是充分认识培养国际化人才及调整知识结构的长期性;四是牢牢把握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历史机遇;五是研究科技园区与区域资源间的相互协调关系。
树立中关村核心区建设信心、信任的条件是多方面的,首先要从20年前我国实施国家高新区战略,建设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说起。作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源地,海淀园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孕育而来,发展成为中关村的核心区和主体功能区,并发挥龙头带动作用。2009年,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在新历史时期着力推进自主创新,分别作出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及其核心区的批复。这是我国政府为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海淀区的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是对中关村核心区的最大肯定和信任。
然而,对正在谋划未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而言,要在错综复杂的环境中赢得更大的信心和信任,还要付出更多的智慧。中关村核心区通过6篇聚焦中关村核心区系列报道,认真梳理如何正确理解“走出去”战略,如何把制订标准作为进入市场的敲门砖、用制订标准来占有市场主动权及以制订标准来实现产业发展话语权,怎样理解中关村核心区呼唤全社会共建创新品牌的家园的定位,怎样解析建设首都科技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的目标与计划,以及产业联盟能否挺起中关村核心区国际化的脊梁和中关村核心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思与行”、“勇与谋”等方面的问题,以表达中关村核心区建设要与加强信心和信任体系建设同行的科学方法,也是赢得政府、企业、社会以及国内外两个市场信任的基本条件。
从战略角度认识信心和信任建设
解决信心、信任问题,要从战略的高度,以发展的眼光,解决好认识层面上的几个问题。发展对解决信心、信任起决定作用,中关村核心区建设要围绕4个转变逐步展开,即从以优惠政策为主向以内涵式发展为主的方向转变,从高新区相对独立向区域发展的方向转变,从中国高新区向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转变,从“四自原则”审批型向“四位一体”国际型转变,以此深度探索国际视野下的中关村核心区发展,逐步建立核心区实现建设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目标的信心。
解决信心、信任问题是一个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出发,否则就会犯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坚持中关村核心区国际化转型将是一条通往信任光明大道的捷径。
解决信心、信任问题是一个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矛盾消失,新的矛盾产生,这决定了问题解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认识这一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助于我们科学分析和认识中关村核心区建设过程中影响人们思想的因素,解决好各种矛盾交织引发的信心、信任问题。6篇聚焦中关村核心区系列报道的文章中,分别对企业国际化、国际标准、人才、科技金融、产业联盟、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问题进行一定的客观分析与判断,这无疑会对中关村核心区建设与发展起到认清思路、找准定位的作用。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的伟大事业就像学生的成长一样,需要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是一项在逐步完善、逐步增强的先试先行工作,因此它渴望得到国家和社会支持的愿望也越来越强。如果社会能为其提供宽松、良好的法制和舆论环境,创新价值得到肯定,创意得到尊重,其创新研究潜力就会得到充分释放,能力会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总之,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是一项错综复杂的综合工程,信心给实施这一工程灌注了动力,信任给实施这一工程增添了活力。信心和信任两个平常的字眼,在实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建设目标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通过6篇聚焦中关村核心区系列报道,综合探讨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核心要素——信心和信任,以表达中关村核心区承担这一神圣职责的责任与态度。在此,中关村核心区真诚希望不断得到各级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