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为产业发展提供着不竭的动力和血液,创造了极其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坚持解放思想,不断加大金融改革创新力度,各项金融改革创新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明显成果。在加快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方面,他们坚持产业为本,金融为用,在融合中加快产业的发展,在融合中促进金融资本做强,使产融一体化发展在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助推一臂之力。
创新发展科技金融,推动科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金融引导创新驱动
2006年,天津市实施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发展战略,确定力争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围绕这一奋斗目标,全市各类金融机构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积极开发、应用新型金融产品,扩大业务规模,不断加大对科技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有效地发挥了资源配置和风险规避作用。
2007年,天津成为全国第一批科技保险试点城市,2009年成立的国内第一家科技小额贷款公司,为科技金融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截至2009年底,天津市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和创业风险投资企业发展到了347家,认缴资金额已超过600亿元,各类基金投资的曙光高性能计算机服务器产业化基地等20多个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正在以“天津速度”加快发展。截至目前,银行、保险、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第三方保理和企业信用共同体等科技金融专营机构相继成立,科技金融服务链初步形成。政府与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搭建的科技贷款和科技贷款保证保险平台,为无抵押、无担保科技项目提供了新的融资方式。据初步统计,自开办以来,已累计向金融机构推介1400余家企业发放贷款38亿元。红日药业、赛象科技等一批科技型企业上市发行,标志着天津科技企业直接融资实现了突破性进展。组织“金桥之友”联谊活动,组织举办各种论坛,发展行业和园区中介机构,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实现科技金融改革创新。
创新发展消费金融,拉动消费增长,实现金融引导内生增长
2009年4月,建设银行天津市分行牵头组建银团贷款,为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融资200亿元,为当年完成3.4万户居民、167万平方米危陋房屋拆迁提供了资金支持。建设保障性住房770万平方米,向5万户低收入家庭发放租房补贴。全国首只保障性住房投资基金在津宣告成立,规模为50亿元的基金,丰富了保障性住房投融资模式。天津市积极发展个人消费贷款,截至2010年1月底,全市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为956亿元,改善了天津市民的生活。典当业取得了稳步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典当企业84家,注册资本金14亿元,资产总额18亿元,典当总额32亿元,典当业的进一步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作为全国首批消费金融试点地区,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全国首家外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在天津市筹建。随着消费金融的逐步完善和改革创新,必将进一步支持有效拉动天津全市个人消费的增长,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实现金融引导经济内生增长的目标。
创新发展农业金融,促进农村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加快发展,实现金融引导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
随着天津市委、市政府金融改革创新重点工作的逐步推进,天津市在农村金融发展领域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实践,基本形成了包括银行、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村镇银行、农业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为补充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基本形成了以贷款为主体,连同抵押质押、贷款保证保险、贷款担保相配套的支农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了政府组织协调支持,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和其他融资主体竞相发展的农村投资融资体系。截至2009年底,天津市涉农贷款余额达到7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7%,有力促进了涉农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快速发展。
创新发展航运金融,加快发展航运产业,实现金融支持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成功设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船舶产业投资基金,是我国第一只船舶产业投资基金和永久存续的基金,首期募集基金23.5亿元,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基金总投资159亿元,购置大型船舶和特种船舶46条。积极开展单机单船融资租赁业务,2009年12月,工银租赁公司在天津市设立单机公司,办理两架波音737全货机单机租赁业务,为我国首笔租赁公司单机租赁业务。2010年3月,民生租赁公司在天津市设立民生桂竹公务机租赁有限公司,购买一架G450型公务机,为我国第一家公务机单机公司。开展融资租赁公司船舶出口退税试点,2010年3月,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在天津市开展融资租赁公司船舶出口退税试点的通知》,对融资租赁企业经营的所有权转移给境外企业的融资租赁船舶出口,在天津市实行为期1年的出口退税试点,将有力推动天津市融资租赁船舶出口市场发展,截至2010年一季度末,天津市共有11家融资租赁法人机构,注册资本金折合人民币213亿元,2009年融资租赁合同余额846亿元,约占全国的23%,初步形成融资租赁产业的集聚效应和比较优势,主要业务涵盖飞机、船舶轨道交通和各类大型设备等。
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提高融资能力,实现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建立中小企业专营服务机构,截至2009年底,天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设立中小企业专营部门15个,涉及银行15家;特色支行64家,涉及银行14家,支持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机构发展,基本形成了中小企业融资机构体系。出台专利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股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商标专用权质押贷款实施指导意见、海域使用权抵押贷款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各家银行已开展相关业务,共为企业提供2亿元资金支持,基本形成了中小企业金融产品创新体系。引导中小企业上市融资,2009年全年融资63.9亿元,浦发银行天津分行、天津信托组织4家中小企业联合发行中小企业集合信托债券5000万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