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9天来,在青海省格尔木市抗震救灾第一线,天津医疗队以顽强的意志、忘我的奉献和炽热的情怀,赢得当地藏族患者的心。“扎西德勒”,这是海西州第二人民医院的藏族患者们,送给队员们的一个特殊而响亮的名字。“很感动,这是藏族患者对我们的信任!”电话里,医疗队队员、天津医院李欣医生有些激动。
16日下午,抵达格尔木后,李欣和几名队员不顾剧烈高原反应和长途劳顿,立即按照组织安排赶到海西州第二人民医院,全力投入救治伤员的“战斗”。可是,一开始,困难就迎面而来。这里收治的19名伤员全部为藏民,根本听不懂汉语,无论队员们如何努力地一字一句连比划带说地解释,他们却始终一脸茫然,东瞅瞅、西看看,丝毫不知大家所云,双方根本无法沟通。最后只能由当地医护人员暂作翻译,逐个带着了解情况。
“和患者沟通这么难,怎么办?照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
夜里,躺在床上的李欣辗转反侧,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心头。“扎西德勒!”似梦似醒间,四个字突然在他脑海里蹦出,“对!告诉队员们先这样试试!”
“扎西德勒!”转天一早,李欣一踏进病房,就双手合十微笑着冲每一位患者打起了招呼。果然见效!患者们闻之眼睛一亮,立刻含笑回礼。心与心之间的大门顿时打开!双方沟通一下子容易了不少,虽然依然听不懂对方话语,但患者们脸上的茫然没了,多的是一份信任,开始对队员们的肢体语言有了正确回应。“扎西德勒”由此成为双方沟通的钥匙,队员们每次查房时都要先这样和他们互致问候。
腰椎严重骨折随时可能猝死的88岁急危重症老人代青文毛忘不了,是天津的“扎西德勒”医生们经过3天3夜不间断抢救,挽救了她的命。“扎西德勒!”老人只要一见到队员,就会呵呵笑着和“恩人”们这样打起招呼。
骨盆严重骨折的8岁男孩东周加增忘不了,是天津的“扎西德勒”医生们不分昼夜的救治、呵护和陪伴,使他减轻了伤痛,找回了欢乐。“扎西德勒!”男孩只要一见到队员,就会张开双臂喊着让他们抱抱。
这里的每一位伤员忘不了,是天津的“扎西德勒”医生们用全部的心血挽救着他们的生命,抚慰着他们受伤的心灵。“扎西德勒!”他们不知道队员们的名字,但更喜欢这样称呼他们的“亲人”。
“扎西德勒”,是藏族患者对天津医疗队员们的真情呼唤。
“扎西德勒”,更是海河儿女对震区藏族同胞的深情祝福。(任勇 王洪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