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继推出“搜坑”行动系列报道之后,昨日,本报以《这些占路市场“不怕曝光”》为题对红桥区水木天成、南开区盈江里、南开区与西青区交界的迎水桥,3个屡曝光、屡“回潮”的占路市场进行了报道。消息见报后,在读者中引发强烈反响,不断有市民致电本报,表达自己对占路市场的愤慨和希望彻底根治这一城市“顽疾”的呼声。昨日,本报记者再次探访这3个占路市场,结果发现它们仍然存在。

水木天成通往大门的道路两侧都是摊贩
水木天成
占路摊贩比前一天还多
居民:根本不治,怎么会好?
昨天下午1时许,记者在水木天成社区看到,占路市场情况较前一天更加严重。小贩不仅几乎将直通小区大门道路两侧的便道全部占满,而且还把货物摆上了马路。摊主们神态自若,无所顾忌。
对于水木天成占路市场,社区居民痛恨至极。阁林园居民赵健说:“您要是早晨7点多来看看就知道了,哪出得去呀?赶着上班,可就是出不去家门,干着急没办法。”
闻涛园居民于大爷说:“报纸曝光了,管什么用?以前曝光过多少次,还是该摆的摆,该占的占,压根儿没看见有执法人员来清理。”对于这个占路市场“久治不愈”的原因,于大爷一针见血地指出:“根本不治,怎么会好?水木天成是多新的小区呀,让小摊占成这样,怎么就管不了呢?说白了吧,就是不管。”
昨天,有网友将本报的报道转贴到水木天成小区业主论坛上,有网友跟帖称:“看了报道,凡是说:“正在、将、下一步、进一步”的意思就是你们抓紧时间慢慢等着吧!”

下午1:50盈江里小区里的摊贩还没撤
盈江里
下午1:50摊贩还没撤
居民:清完就走,管什么用?
盈江里小区占路市场似乎更加红火了。本来摊贩们到中午12时就会收摊了,但昨日记者回访时发现,一直到下午1时50分,小区道路上还有不少摊位在经营。小区外的华宁道上也有不少占路摊贩,一些小摊甚至摆到了马路正中间,机动车只能在空隙中前行。由于中午客人少,不少摊贩互相聊闲天,有的干脆在摊位旁铺上纸打起了扑克。
对于小区里的占路摊贩,居民徐大爷怨气十足:“这已经算是好的了,要是早点儿来,根本下不去脚,连一只鸟都得找个缝才能飞过去!”徐大爷的怨气是有理由的,“堵得大伙出不去,还吵得人心烦意乱。看这垃圾,多脏啊,天越来越热了,窗户都打不开┇┇”
谈到建议,这位老大爷有点上火:“城管的事,他们得管啊?城管不管,我们老百姓怎么办?”居民李阿姨称:“这里的市场存在多年了,情况越来越严重,如果说有关部门没来清理过,好像是冤枉了他们。但每次清理完就走了,小贩再回来卖,管什么用?都是面子上的功夫”

迎水桥附近的占路摊贩清理后又回潮
迎水桥
早上刚清理中午又回潮
居民:各自为政,到底谁管?
与前两处不同,迎水桥市场发生了戏剧性变化。早市过后,一片清静,桥北侧的占路摊贩没有了,连堆积已久的垃圾也被清理干净。但中午时分,一度消失的占路水果摊又回潮了,但这次不是在桥上,而是在迎水桥以西、人人乐超市前的路上。昨日记者报道的“一边占路摆卖,一边综合执法车按兵不动”的情况再次出现。
监守在执法车内的是西青区综合执法局车站大队的张队长。据他介绍,迎水桥一带是三“区”交界,迎水桥以西是华苑产业园区城管的管界,迎水桥上至迎水地道中间分两个区,南侧为南开区管辖,北侧为西青区管辖。常年在这里摆卖的小贩对此都很清楚,所以天天跟综合执法部门打“游击”。早上,由于西青区综合执法离得远,从杨柳青开车过来需要一段时间,小贩们就在迎水桥北卖早点;中午,华苑产业园区的综合执法车刚离开,水果小贩又出现在桥西。这时,一个卖烤白薯的小摊出现在桥南。张队长说:“那边有了小摊,我们没法管。出了管界,就成越权执法了,一旦出现纠纷,解决起来会很麻烦。”
对于这种怪现象,华苑久华里的居民吕先生说:“都是城管执法的事,何必分那么清楚呢?”久华里居民王女士的说法更直接:“老百姓分不清是哪个区的城管,一模一样的车,一模一样的着装,有没有执法权,对领导说说还行,跟老百姓说,有作用吗?老百姓看的是什么?就是我们家门口清静不清静,畅通不畅通。”
杜绝小贩占路经营执法者意识很重要
天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张再生教授表示,很多占路市场得以存在,是因为钻了执法的空子。“比如迎水桥的占路摆卖,需要综合执法部门经常进行联合清理,应该有共同的责任意识,不要不在自己的管界就束之高阁,要知道,虽然这会儿小贩不在你的管界,但过一会儿,可能就回到你的管界来了。因此,执法者的意识很重要。”
“如果要借鉴他山之石的话,在很多发达国家是不存在占路市场问题的。政府会划出固定的区域或时间,让小商贩经营,比如跳蚤市场,在特定时间内是允许的。一方面要治理,另一方面要引导,将小商贩吸引到特定的区域,实行经营许可制度,以杜绝管理上的漏洞。”张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