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大港装七九班班长陈彦庆带领全班职工正在“福泉”轮进行化肥割包装船作业。
▲青岛港董事局主席、总裁常德传(右一)在现场和职工一起进行装船作业。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大年廿八,距离虎年春节还有不到三天时间,而且又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但是青岛港的码头上却是一派繁忙景象:近处,十几个工人正在清理残雪;远处,运粮车来回穿梭,将原料装上车。
如果说,金融危机曾经给这个全国第二大对外贸易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现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渐渐远去。
25岁的张均符这个春节过得格外开心:他不光在集团刚刚举行的春节抽奖活动中得到了一部心仪已久的手机,还将踏上回乡探亲之旅——与家里帮忙安排的相亲对象见面。
大年廿八,青岛港集团机械四队队长于秀光站在老港区的装卸码头上说:“今年港口活特别多,除了小张这样有‘特殊情况’的,队里30多个农民工基本都不回家了。”
5260元:工资单见证港口晴雨
5260元,这是写在张均符2010年1月工资单上的数字。
“工资、补贴、年货、抽奖、聚餐……你说,有了这么些钱,咱能不过个好年吗?"小张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本来应该是2月17日才发工资的,为了能让大家过个好年,集团就提前把钱发下来了。
如果将港口比作一个地区经济情况的“晴雨表”,那么,工人的工资收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作是港口运营状况的一张“晴雨表”:青岛港一线工人实行“计件工资制”,只要港口上的活多,吞吐量大,工人收入也高。
张均符记得,去年3、4月份金融危机对青岛港冲击最大的时候,整个机械四队月货物吞吐量最低的一个月才完成了140万吨,当时尽管没有人下岗,但大伙的收入还是明显“缩水”。而从去年10月特别是进入12月份以来,随着港口形势的日益转好,工人的收入也水涨船高:今年1月份,由于机械四队完成吞吐量272.4万吨,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一线普通农民工月工资都能拿到5000多元。
如果说,金融危机曾经给这个全国第二大对外贸易港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那么现在,金融危机的阴霾已经渐渐远去。数据显示,2009年青岛港集团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15亿吨,同比增长了5.1%,其中,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026万标准箱,同比增长了2.4%。而进入2010年,青岛港更是首月“开门红”:1月份港口吞吐量完成2811万吨,同比增长了9.3%,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2121万吨,同比增长19%;集装箱完成93.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5%。
“活多了,集团的效益好了,员工的收入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1月份我们机械四队完成了272.4万吨吞吐量,打了一个漂亮仗;2月份我们定下的目标是完成317万吨,未来的日子更好!”小张琢磨着。
178万吨:开门红预示经济回暖
2月13日晚,青岛港新港区前湾集装箱码头。虎年的钟声已经响起,码头上却依然灯火通明。
“新春第一天,我们老港区就创下了多项历史之最,包括昼夜接卸船舶26艘、装卸火车336节、完成吞吐量7.28万吨等等。这么好的成绩足以让我们相信:以后的日子会越过越红火!”于秀光笑呵呵地说。
这仅仅只是青岛港所有港区新春“开门红”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春节期间整个青岛港运转一如平常,仅以除夕之夜为例,包括新、老港区在内的所有码头泊位全部爆满,一个昼夜共接卸船舶158条,港口吞吐量突破178万吨。
“港口被比作经济的‘晴雨表’,因此,中国经济有没有回暖,我们港口的一线工人最有发言权了。”于秀光笑言,去年金融危机来的时候,他们是想干活也没的干,急得抓耳挠腮的;而现在则是码头爆满人员紧张,不怕没活干,就怕干不完。
“活多了,一方面能说明我们的经济形势越来越好,另一方面也跟我们港口及时调整策略、积极应对危机有关。”于秀光告诉记者,机械四队所在的老港区过去主要以接卸钢材、粮食、化肥等散货为主,并不具备铁矿石接卸和堆存能力;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针对国内铁矿石进口量激增的情况,青岛港集团通过对港口码头进行升级再造、建立铁矿石堆场、上新设备等措施,使得老港区也具备了铁矿石接卸和堆存能力,“现在我们机械四队完成的272万吨月吞吐量中,铁矿石就占了60万吨。”他说。
建立空箱封存基地,为船公司节省费用的同时也为港口增加了箱量;与营口港等兄弟港口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抱团求发展;根据客户需求量身定做运输模式,将卷钢、矿石等装进集装箱内运输等等……记者了解到,为了进一步保证港口的货源充足,进入2月份以来,青岛港集团还先后与青岛钢铁、青岛啤酒、双星集团等名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对方承诺所有进出口货物等均在青岛港装卸。 文/片 记者 仲爱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