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易居中国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等国内十大楼市典型城市的地价占房价平均比重为25.7%,其中本市地价房价比为20.93%,位列十大城市倒数第二。业内人士认为,本市土地成交集中于环城四区和远郊区县,中心城区的高价地王成交较少。土地成交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本市该比例低于其他城市。
地价房价比杭州最高
据了解,易居采用了全样本的统计方式,包含了上述十大城市自2005年以来取得土地且已进入销售阶段(包括已售完)的商品住宅项目,有效样本为754个。统计数据中的地价为“土地出让时的楼面地价”,房价为“项目开盘均价”。十大城市中地价房价比最高的是杭州,达到33.45%,统计样本数为58个。最低的为重庆和天津,分别为17.01%和20.93%,统计样本数分别为143个和71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地价房价比高于上述平均比重,分别为29.82%、29.91%、27.03%和27.31%。此前,国土资源部曾发布一份针对全国620个房地产项目的地价比重调查数据,统计所得全国地价占房价平均比重为23.2%,其中上述十大典型城市地价平均比重为24%。本次易居的统计数据与国土资源部的调查结果较为接近。
本市地价房价比位列倒数第二,业内分析师对此认为:“地价占房价比例低说明了本市土地成交集中于环城四区和远郊区县,中心城区的高价地王成交较少。土地成交结构的不同导致了本市的比例数据低于其他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楼市一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地价水平也较高,且2007年的地王大多集中在这四个城市,从而抬高了整体地价比重。因此这四个城市的地价房价比均高于25.7%的平均比例。”
土地市场决定房市
中国指数研究院天津分院总经理蒋云峰表示,房价和地价之所以存在差异,主要在于多出了建设成本,而建设成本是相对固定的,即使有变化,变化幅度也不大,所以除去建设成本后的房价应该约等于地价。
蒋云峰表示,从供需角度来分析,土地市场对房地产市场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消费者对房屋的需求总量是固定的,所以土地的有效供给量对房屋市场、房屋价格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土地的有效供给量多,那么房价不可能上涨过快。相反,由于我国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一度出现土地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由此提高了开发商的销售预期,因此造成了2007年“面粉比面包贵”的现象。记者 姚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