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初秋的傍晚,76岁的李茂杰老人和老伴儿互相搀扶着,沿海河边闲逛。
或许是自小出生在这里的缘故,李茂杰老人一直有个习惯——只要天气尚好,他每天晚饭后都会出来转转,沿着海河边,从狮子林桥走到大胡同一带。而那座矗立在三岔河口的雕像,也已不知被老人家端详了多少遍。
引黄济津工程
一位慈祥的母亲怀抱婴儿,面朝东北方向,翘首企盼。这座“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见证了那个里程碑式的工程——1983年9月11日,时任天津市市长、“引滦工程”总指挥的李瑞环宣布“引滦工程”竣工,从那时起,天津人终于告别了喝咸水的日子。“那真是久旱逢甘霖啊!”李茂杰老人感叹道。但老人可能不曾想到,250公里外的河北省迁西县兴城镇大黑汀村西侧,同样也耸立着一座雕像——一位解放军战士,手持风镐,面朝天津,伫立凝望。
两座遥遥相望的雕像总是让人无法忘记,这条天津水源的生命线,在26年前是何等艰辛地输送过来,而甘甜清澈的滦河水又滋养了多少天津人。
引滦入津工程已经过去了足足26年,但从咸水到甜水的转变,李茂杰还是历历在目。“水又苦又咸,别管是沏茶还是洗衣裳,沫都在上边漂着。”按老人家所说,当年,大伙儿都说天津有一大怪,那就是“自来水腌咸菜”。这个形象的比喻也是当年天津这座干渴之城的真实写照。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大诗人朱熹的诗句似乎在印证着天津的水利变化。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天津人喝上了滦河水,自此告别了“自来水腌咸菜”的历史。而如果说“引滦入津”是一座里程碑的话,那么,围绕着这条生命线的水源保护,就是一场默默进行的持久战。
对于水的治理和改造,天津一刻没有停歇。1963年,毛主席提出了根治海河,如今,海河已不再是当初那个水患不断的海河,它成为天津城里一条漂亮的丝带。而从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的引黄济津工程,更是解决了天津断水的尴尬。当下,一项堪称亘古奇观的宏伟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也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着,天津人民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受益者,也将在不远的将来品尝到甘甜清澈的丹江口之水。
天津水的变化,李茂杰老人看了一辈子,也在用这一生感受着。虽已时至暮年,但老人家总是在想,天津城依水而生,也正如这水的更新变化一样,天津也在日益更新。“海河改造就像我们天津人自己发奋努力改变自己的生活,引滦入津又像是我们在吸取近邻的优长,而到了现在,我们又将受益于引黄济津、南水北调。届时,黄河、长江,中华民族两条母亲河之水将在天津融汇,一个开放的天津在博取众家之长。”说到这里,老人家频频点头。
点击60年·水利
□1994年9月12日,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全面开工。中国人在小浪底建坝治理黄河水患的梦想开始变为现实。
□三峡工程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骨干工程,拥有防洪、发电、航运、供水和生态等巨大综合效益,关乎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淮河古称淮水,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淮河是新中国第一条全面、系统治理的大河,治淮是新中国大规模治水事业的开端。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淮河的治理工作一直在进行中,在上游山区修建水库,在中游修建蓄洪工程,在下游扩大水道。 记者 王渐
百姓纪事
好水沏好茶
对于更多的“80后”和“90后”,有关引滦入津的点滴,似乎只停留在三岔河口的那座引滦入津工程纪念碑上,但对于老一辈的天津人,1983年9月11日绝对无法忘记。因为那天就像过年一样。
“到现在我也记得起来,那次全市的老百姓都发同样的东西。”李奶奶说的就是那次在引滦入津工程完成前,每家每户发放一两茶叶。说这话时,李奶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据李奶奶介绍,当年,她在老城里的盐店胡同任居委会主任。从1983年9月初开始,整个居委会的人都在忙一件事,那就是挨家挨户发茶叶。“别看每户只发一两茶叶,但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真是让大伙儿高兴得不行。”李奶奶说,每家拿到茶叶后,都摆在桌子的最明显处,就等着甘甜的滦河水沏出这茶叶的香味。
告别了咸水,终于盼来了甘甜的滦河水,这也让有饮茶习惯的天津人终于品尝到了茶叶的本来滋味。“从水龙头接出滦河水后,几乎所有人都在干一件事,那就是烧开水,然后用这第一壶滦河水把茶叶泡上。”李奶奶说,当时,不论是大人小孩,都要尝上一口这滦河水沏出的茶,虽然现在回想起来,觉得有些好笑,但在当年,情况确实如此,这也足以看得出天津人对滦河水的渴望。
天津地标
三岔河口
三岔河口,南运河、子牙河与海河交汇之地。正因为有这样水路发达的地理优势,才造就了天津最早的居民点、最早的水旱码头、最早的商品集散地,并因此被称为“天津摇篮”。矗立在此的引滦入津纪念碑,纪念了一段“苦尽甘来”的历史,更标志着天津水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