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要想在短时间内最直观、形象了解天津的前世今生,您就一定要来天津规划展览馆。这里浓缩了天津6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变迁,以及未来的美好蓝图。记者在这里触摸到了天津快速发展的脉搏。
走进展览馆一楼,总面积1000平方米的中心城区规划展区模型吸引了参观者驻足。这个模型是全国唯一的完全按照详细城市设计把每栋房子都做出来的较为真实准确的城市模型,展示了天津中心城区未来20年至30年的规划。
滨海新区展区是整个规划展览馆最大的亮点,规划馆副馆长胡俊朝告诉记者,2270平方公里上的每一块土地都有了各自的蓝图。中新天津生态城、海滨旅游区、东疆港区、响螺湾商务区、于家堡金融商务区,一张张特写地图,一个个精致沙盘,展示了滨海新区空间发展战略总体规划的流程。
胡俊朝说,开馆以来,不但天津市民喜欢来这里看家乡的历史和未来,很多外地游客也把这里当作看天津的一个旅游景点了。观众看后,无不赞叹天津的巨变。
天津的未来什么样
天津的未来可以简单概括为16字:“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这是《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强调,要构筑生态宜居高地,加快实施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各项重点规划方案,使天津成为国内外公认的生态宜居城市。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师武军给记者描绘了一幅“未来天津”图。“双城”是指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核心区,这是城市功能的核心载体。中心城区发展的重点是城市主中心“小白楼地区”和两个综合性城市副中心“西站地区”、“天钢柳林地区”。把海河两岸打造成特色鲜明、独具魅力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宜居程度。滨海新区核心区通过集聚先进生产要素,实现城市功能的跨越,将成为服务和带动区域发展新的增长极。通过“双城”战略,实现市域空间组织主体的结构转换提升,构成双城发展的城市格局。
“双港”是指天津港的北港区和南港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天津发展的独特优势。北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运输、旅游和客运等综合功能以及重型装备制造业。南港区近期主要依托石化、冶金等重化区,建设工业港区,远期将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港区。通过“双港”战略,将扩大港口规模,培育壮大临港产业,促进港城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欧亚大陆桥优势,加快建设成为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双城”和“双港”相向拓展是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形成老区支持新区率先发展、新区带动老区加快发展,海河上、中、下游区域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多极增长的新格局。
“一轴两带”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东部滨海发展带”和“西部城镇发展带”,这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新城和城镇功能,统筹区域和城乡发展;加强与北京的战略对接;促进和扩大与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南北生态”是指京滨综合发展轴以南以北的两个生态区域,通过“南北生态”建设,将构建天津城市生态屏障,融入京津冀地区整体生态格局,完善城市大生态体系。
未来规划如何实现
天津如此令人期待的未来,怎样才能实现呢?师武军认为,首先要以滨海新区为龙头,统筹三个层面联动协调发展。滨海新区是天津战略实施的重中之重,要加快实施“一核双港、九区支撑、龙头带动”的发展策略,尽快把滨海新区商务商业核心区建设成为滨海新区的标志区和国际化门户枢纽。中心城区要加强海河综合开发建设,加快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商业街,在精致、协调、格调上下功夫,提升城市载体功能、文化品位和宜居程度。
二要坚持产业发展、功能完善和生态保护并举的发展方针。着力推进产业和产品创新,构筑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的产业体系,加快产业带、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形成一批科学布局、合理分工、衔接紧密的产业集群,建设高端产业高地。高起点高水平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公共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建设,构建立体化的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南北生态”保护区建设,完善市域生态体系。
三要坚持近期与长远相结合的实施推动步骤。近期集中力量加快推进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优势支柱产业项目建设,建设科技水平领先的产业基地;加快文化中心、津湾广场、西站地区、响螺湾和于家堡中心商务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天津机场二期、京沪高速铁路、天津西站、津保铁路、天津大道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到2012年,天津作为国际港口城市的作用更加突出,北方经济中心地位初步确立,生态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天津将建设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师武军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现是一项复杂而综合的工程,需要通过四种机制的建立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现。建立有利于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天津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法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城市规划法规体系,制定严格的管制机制和相关政策。建立动态的规划跟踪、评估和反馈机制。建立城市规划的信息跟踪系统,实现规划编制和实施信息的动态更新。建立灵活、高效、开放的市场机制,引导、促进各种投资机构和民间资本参与城市改造和建设,推动战略规划的顺利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