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今年以来,河西区坚持“规划立区、环境兴区、服务强区”的工作思路,围绕“经济强区、文化大区、生态宜居城区”的建设目标,着力在调结构、引项目、保民生、促和谐等方面下功夫,全力推进河西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河西区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按照市委、市政府“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深入企业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保障和谐稳定”为主线,及早谋划,积极应对,保持了区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社会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成绩,有了新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河西区作出的“市级行政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商务办公中心、创意产业基地和生态宜居城区”的最新功能定位,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深度规划打造小白楼商务中心区、陈塘科技型城市副中心区、海河城市发展带、友谊路金融商务服务带等“四区、四带”八大功能区,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发展布局。围绕“商务河西”,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得到显著提升。今年上半年,又有5家金融机构落户河西,现在已拥有地区总部型金融机构46家,其中总部型内资银行达25家,占全市的89%。全区楼宇企业税收占三级财政收入的33%,形成了环渤海发展中心、天信大厦、万顺国际贸易中心3座税收“亿元楼”,成为新的“掘金地”。
陈塘科技商务区建设提速,实现融资17.2亿元,收购土地897亩,建成2.4万平方米的园区服务中心,园区创业基地入驻文化创意等企业22家。2009河西商务商贸节签约现代服务业重点项目15个,合同投资总额达70.5亿元和1.2亿美元,为区域经济发展增添了后劲。
河西区将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城区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在巩固创建国家卫生区成果的同时,抓住新一轮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的机遇,全面完成对人民公园、天塔地区和29条道路的改造提升,进一步美化了市容环境,加强了长效化管理,塑造了高品位的城区形象。同时,大力加强服务软环境建设,积极建立企业帮扶长效机制,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加强政府效能监察,推进“数字河西”建设,实现了政府服务大提速,投资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前不久,市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对18个区县投资环境评价调查中,河西区九项测评指标总评第一。良好的软硬环境成为河西区一张靓丽名片。
河西区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的精力和资源向民生倾斜,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完善联合学区管理模式,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配套改革,打造“15分钟服务圈”,全面推行社区基本用药零差率销售。坚持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对零就业家庭实行托底安置。大力推进菜市场建设,实施便民早点工程,13个街全部建成便民早点配送中心。实施低保、特困家庭医疗救助,对困难老人提供政府买单的居家养老服务。以慈善协会为载体,对低收入群体实施捆绑式救助。大力开展“平安河西”建设,加快建设应急指挥中心,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扎实推进。今年,河西区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称号。河西区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活跃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同时,全面打造文化博览节、“打开音乐之门”音乐节等高雅艺术精品活动,重点培育西岸艺术馆“今晚听听室内乐”系列演出文化产业品牌等,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了城区的影响力,成为河西区展现城区魅力的又一张名片。(记者 何会文 通讯员 王斌 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