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布局示意图 | |
|
解说员向市民介绍天钢柳林地区副中心的规划情况。本报记者 游思行 摄 | |
记者从市规划局获悉,作为中心城区“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架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海河上游开发改造的重要节点,天钢柳林地区将建设成为具有天津城市风貌特色的城市副中心,集中展现天津大气的城市形象。
市规划局副局长沈磊介绍,该地区有良好的内部、外部交通环境和紧邻滨海国际机场与航空城的区位优势。以城市副中心建设和滨水区提升改造为契机,将带动区域内河东、河西、东丽、津南四区整体发展。
在规划布局方面,该地区以海河为核心,采取沿海河横向布局的方式,形成“一带、七区”的城市结构,一带为:海河风情带;七区为:都市商务区、创智产业片区、地区行政及国际社区、海河北部生活片区、海河南部生活片区、柳林风景区、地区综合服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60万平方米,其中,公建540万平方米;住宅820万平方米。
5条轨道线停靠 沿河设旅游线
在道路与轨道交通方面,形成由城市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组成,等级匹配合理的地区道路网络,并将中心城区5条轨道交通线路M1、M7、M9、M10、Z1线服务于本地区,为副中心提供便捷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实现与中心城区、海河中游、滨海新区的快速联系。
河道航运是天津城市的重要特色,目前,随着海河上游综合开发改造的不断深化,海河上游小白楼地区的水上交通已初具规模。天钢柳林地区海河长达5公里,河面宽阔,为本地区的水上交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结合本区内的滨水公共建筑、景观结点及滨水堤岸设置相应的水上游线和码头,增强地区南北及与小白楼地区城市主中心的联系。在游船与码头的设计上,应充分结合地区的城市特色,突出地区滨水的欧式风貌。
楔形绿地连河岸 欧式园林古典风
在龙宇路西侧与雪莲南路东侧各设置一条宽度百余米,长一公里有余的城市楔形绿地,与海河东路以南的海河堤岸绿化相连,将滨水区良好的滨水景观引入到城市内部。在整体形象上,以功能性建筑景观融合现代绿化景观元素,使整个绿楔成为一个有机体,满足人们亲近自然与休闲购物的双重需求。绿楔整体的设计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由北向南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体现城市生活主题与滨水主题的衔接与过渡。
在海河北岸,此地段临水区以商务办公、会议、展览的功能为主,人流密集,在堤岸的处理上采用硬质为主,软质为辅的手法;在海河南岸,功能上以休闲、游乐功能为主,临河建筑较少,且现状植被生长良好,因此采用软质为主,硬质为辅的手法。在细节上,南北两岸的堤岸设计都采用统一的元素、符号和构件,通过统一布置一定量的亲水平台、木栈道等,给观者者与居民提供人性化的步行、休憩、亲水空间,达到整体软硬对比、变化有致、细节统一的景观效果。在沿河建筑的处理上,不宜过高,整体应错落有致,在与堤岸景观结合的基础上留出相应的景观通道和视觉通廊,通过滨河建筑与亲水岸线的整体设计。
柳林风景区是天津市绿化体系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城市五大风景区之一,占地面积约80公顷,作为海河风情带的重要节点,方案中建议整体采用欧式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与整个风情带的风格相统一,通过高品质的欧式园林绿化和风格统一的功能建筑,使市民在游览、休憩的同时有一个别样的欧风陆影体验。
会展中心建筑群 高度向河岸递减
在海河风情带南、北两岸的中心分别是公共文化建筑和综合会展中心,结合建筑,在其靠近水岸一侧,设置滨河广场,结合微地形,设计跌落的步道、花池、广场及栈道,充分考虑人们视线上的通畅以及步行空间的舒适度,拉近建筑与水、市民与水、市民与建筑之间的距离。使建筑、堤岸、水体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成为城市和地区的焦点。
位于都市商务区的中心广场将是该区的中心,规划中将中心广场定位为复合的空间,既有交通疏散功能,又有游憩休闲功能,还包括商业购物及临时展览的功能。中心广场面积约13万平方米,以欧式园林为主题,在风格上与综合会展中心的建筑风格相呼应,通过绿化与铺装的结合,重点布置喷泉、绿地、树林、灯具、坐椅等景观和大型的硬质开敞空间,在给人们提供休闲的场所,解决人流疏散的同时,满足临时露天展览的需求。
以海河为轴线从近岸24米的欧式风情建筑到海河东西路沿线百米的高层建筑再到会展中心两侧260米的超高层建筑,严格按照近(24米)中(60米~150米)远(150米~260米)三个层次进行整体控制,形成以会展中心及其两侧超高层建筑为中心向东西两翼依次递减的空间秩序与优美的韵律感。
高层建筑以欧式现代简约为特色;滨河公共建筑以欧式古典风格为主题;住宅立面风格灵活变化,在滨河地区的住宅应与滨河公共建筑的建筑形式相统一;该区内标志性建筑的处理上紧密围绕建筑所处的位置和使用功能,采用不同的设计手法,在体积、尺度和形式等方面进行强化,形成自身的特色。(记者孔令彬 实习生苏雨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