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天津 |
天津市祭扫高峰文明气息浓 移风易俗倡导文明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3-30 16:09:59 |
概要:周末两天,天津市迎来了今年清明祭扫的首个高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鲜花薄酒、网上墓园、集体共祭等新气象为今年的祭扫活动增添了许多文明气息,树立了文明祭奠的新风尚。 |
|
|
|
|
周末两天,天津市迎来了今年清明祭扫的首个高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鲜花薄酒、网上墓园、集体共祭等新气象为今年的祭扫活动增添了许多文明气息,树立了文明祭奠的新风尚。
鲜花薄酒 庄重宁静
在第一殡仪馆墓园内,一位年轻男子在母亲的墓前静静伫立。男子用一根蓝色丝带将一捧鲜花轻轻绑在墓碑上,接着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水果、点心,在碑座前一一摆好。“这么多年,您辛苦了!”男子面对墓碑郑重地鞠了四躬,然后斟上一小杯白酒,并将酒缓缓洒在碑前的地面上。
过去人们在祭祀亲人时通常要焚烧纸钱并燃放鞭炮,以致墓园总是被烟雾笼罩。然而今年记者发现,墓园内少了鞭炮声,墓园的上空不再飞舞纸钱烧过后的碎屑,人们纷纷以一捧鲜花、一杯薄酒以及诵读追思词取代了以往喧闹的大操大办,使祭扫活动增添了许多文明的气息。
足不出户 网上祭奠
如今,网络上已设立了越来越多专门用于祭祀的网站,这种网上祭奠的形式已颇具规模。“天堂网”、“无尽的爱纪念网”、“中国在线祭奠网”等网上墓园为人们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寄托思念之情的场所。记者点击这些网站进入后发现,这些网上墓园大多颜色素雅,背景音乐缓慢轻柔,令人感到安详、温暖。
记者在天堂网上看到,人们为已故亲朋好友开辟独立的网页,为逝者设立“纪念馆”,并为其命名,馆内的一切内容也由祭奠者自行安排。记者点开了一名为“妈妈的新家”的“纪念馆”,映入眼帘的是逝者的遗照,以及亲人们献上的悼词。还有的祭奠者在“纪念馆”中为逝者摆上鲜花,点燃蜡烛,每一条留言都令人动容。人们通过这些网上墓园祭奠逝者,写下的是祭文和感言,留下的是文明。
思念墙上 留下思念
“桔子,你走了,只留下一滴泪在我的枕边,姐会想你的,你在天堂一定要快乐,表姐。”“妈妈:我们真的好想您!今年我们要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以后我们会带宝宝常来看您。爸爸身体也很好,您在天堂为我们高兴吧”……这是记者昨天在永安公墓“思念墙”上看到的几段情真意切的话。
记者在永安公墓大厅前看到,一块用幕布制成的“思念墙”吸引了众多前来祭祀的市民,市民在“思念墙”上写上一句句对逝去亲人祝福的文字,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哀思。
倡导文明 移风易俗
昨天上午,河东区组织80余个家庭、共200余人来到成林殡仪馆,共同参加文明祭奠亲人活动。
在庄严肃穆的成林殡仪馆,参加集体共祭的市民们拿着鲜花和蜡烛缓缓走进共祭会场。当主持人朗读了追思词后,全体参与共祭的市民低头默哀,寄托无限哀思。整个共祭活动肃穆而温馨。家住河东区大王庄街的71岁大妈王淑英说:“我是头一次参加集体共祭,以前每到清明节,我们都是带着子女在马路上烧纸祭奠亲人,现在政府倡导文明祭祀,这和以前的清明节相比真是大不相同了。” (记者殷莹 实习生刘昊星)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
滨海新闻 |
|
|
|
 |
创意产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