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滨海新闻 |
天津开发区规划新型交通格局 |
|
中国网滨海高新:www.022china.com 时间: 2009-03-26 12:07:37 |
概要: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效率,天津开发区正在进行区域整体综合交通的规划工作,探索从路网建设、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交通组织等方面入手,建设新型的交通格局。 |
|
|
|
|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为了进一步提高区域交通效率,天津开发区正在进行区域整体综合交通的规划工作,探索从路网建设、公共交通、慢行交通、交通组织等方面入手,建设新型的交通格局。目前,综合交通规划正在进行多方面的论证。 目前,滨海新区常住人口已突破200万,2020年预测人口为500万,随着天津生态城、于家堡金融区等周边地区开发速度的加快及开发规模的扩大,开发区的人口势必继续保持高增长的态势。 贾庆涛 摄
建立立体交通
立体交通是解决区域机动车大幅增长与区域道路空间不足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抽样调查显示,与周边的塘沽区相比,开发区机动车利用率较高,目前开发区利用机动车出行的人口约占36.8%。在交通高峰时期,机动车交通分布偏向开发区生活区南部,机动车拥堵现象比较显著地反映在黄海路与二大街交口等地点。
因此,开发区将通过科学组织交通和利用地下空间等方式来构建道路交通的顺畅化及整流化。目前,开发区现代服务业产业区正在进行全长3公里的地下交通网络建设,将通过3对出入口把MSD的各个写字楼相连,形成地上地下自由切换的立体交通模式。同时,开发区还将在区域内建设层次分明的道路网结构,建设强化集散功能的环状道路,与放射状道路顺利连接并形成网络。并考虑对地下空间进行有效利用,建设立体化、复合化的交通空间。
同时,开发区还在进行地下停车设施的建设。去年以来,开发区就积极向地下要资源,在居民小区的地下建设停车场,缓解停车压力,维护良好的静态交通秩序。今年,开发区还将进一步进行地下停车场建设,以解决小区特别是新建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探讨港城分离
开发区东区东侧临近天津港和保税区,西侧是天津市区和北京等巨大消费市场腹地,于家堡、生态城、东疆港等周边大型开发项目都在开发区南北两侧,大型货车的过境交通需求很多。
为此,开发区将考虑引导它们至外围迂回道路及集疏港道路上,形成港城分离的交通模式。目前,滨海新区正在进行“三横一纵”的集疏港道路建设,京津塘高速二线工程正在进行向东疆港区延伸的施工。此外,开发区还在探讨将新港四号路与九大街作为大货车的通行道路,以减少集疏港车辆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
发展公共交通
目前,在开发区工作的员工有半数以上居住在40公里外的天津市区。他们每天都需要在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往返,在开发区和市区之间仅有一条轨道交通路线,即津滨轻轨。但是,无论是市区还是开发区,能够与轻轨直接转换的其他公共交通组织较少,公交网络与轨道交通车站衔接较弱,分布不均,线路较长,并存在公交服务空白区域。轨道交通的末端服务水平较低,使得通勤员工中,仅有15.4%左右的人选择轻轨做通勤交通工具,更多的员工通勤是乘坐公交车或通勤专车。
但是,随着中新开发区的不断发展,人口会越来越多,企业也将越来越多,车辆增加与道路、停车场不足之间的矛盾将显现出来,大量使用机动车对环境所造成的压力也将凸显。为此,开发区将探索新的公共交通模式,发展运送效率高的公共交通模式,促进运送效率高的公共交通的利用,保障乘车站点方便,换乘简捷,费用低廉,等候短暂等服务,充分满足乘客要求。
今年,开发区已经将增设轻轨站点列入了政府工作计划中,轻轨将向工业区延伸,轻轨还将开设新的站点,通过增设站点、延长线路减少轻轨换乘次数、缩短交通所需时间,解决开发区西区员工的通勤问题。
鼓励慢行交通
虽经过了20多年的开发建设,但开发区生活区内并没有形成安全的步行系统,自行车道系统。安全的道路横断设施不足,慢行道路混杂,机非混行,机动车占用人行道。
开发区将探索建设适宜步行、骑自行车的慢行交通空间网络,在短距离交通方面,参考自行车租赁模式,促进不依赖机动车的慢行交通的利用,将居民住宅与公交站点更好地连接起来。并且,加强隔离设施的建设进度,促进形成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通行带分离的安全交通空间,并形成网络。
|
|
[推荐] [收藏] [打印] [关闭] |
|
|
|
|
|
|
|
滨海新闻 |
|
|
|
|
创意产业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