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体育产业化是一个时代的命题
最佳答案:国际象棋,又称西洋棋。 作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棋类游戏之一,数以亿计的人们穿越历史长河,在64方格的棋盘上博弈厮杀,追逐胜利、释怀失败的同时感悟棋样人生。 传承近两千年的国
国际象棋,又称“西洋棋”。
作为世界最受欢迎的棋类游戏之一,数以亿计的人们穿越历史长河,在64方格的棋盘上博弈“厮杀”,追逐胜利、释怀失败的同时感悟棋样人生。
传承近两千年的国际象棋经久不衰,造就数不胜数的精彩对局和传承至今的精神内涵。但中国,这一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国,直至二十余年前才逐步迈入“棋盘”中央,掀开属于东方的新篇章。
“兵是国际象棋的灵魂”。1749年,法国大师弗朗索瓦-安德烈-菲利多尔在其著作《国际象棋分析》中写下这一国际象棋的经典名句。
而如果说,兵是国际象棋的灵魂,一位在竞技层面登峰造极,又具备更广泛国际视野的“将”,无疑可遇而不可求。
北京时间8月7日,中国四届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高票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国际舞台再添强有力的中国声音。
从中国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到国际棋联副主席,国际象棋成就了谢军,她也用行动回馈着自己的至生所爱。
近日,谢军做客中新体育《对话》栏目,讲述她与国际象棋黑白之间,胜负之外的故事,畅谈中国国际象棋的过去与未来。
国际象棋成就了我
中新体育:恭喜您高票当选世界国际象棋联合会副主席,从第一个世界冠军,到在国际组织担当重任,对您以及中国国际象棋有何特殊意义?
谢军:这对中国国际象棋事业是很重要的一步。随着国际象棋在中国不断发展、普及推广和水平的提升,能在国际组织发声是中国国际象棋所一直追求的。能够担任这一职务,是国际棋联以及世界其他协会对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的认可。
对我来说特别荣耀,国际象棋成就了我,我也可以有一个平台回报自己最热爱的事业。我经过多年运动员的经历,如今也在高校工作,结合专业背景,有着更广泛的视野,也对这个项目有更深的认知和理解,能够推动更多的事情。
中新体育:从下棋的人,到推广下棋的人,再到如今引领国际象棋发展,身份的转变带给您怎样不同的体验?
谢军:我有着多年的棋手经历,后来又从事教育岗位。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不断学习,不断修炼。它事关你如何看待这个世界,如何去汲取养分,最后参与到更广阔的事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回想起身为棋手的运动生涯,尽管从情感上它根植在我的血脉中,但那段时光对我来说像是上辈子的事情。而如何更好地汲取这段经历中的养分,成就更好的自己并在项目发展中发挥作用,对我来说是一生的功课。
资料图:谢军。 图片来源:Osports全体育图片社
中新体育:为了国际象棋的发展、推广,您一直在路上。您曾说自己更向往某种自由,如今离这种自由更近还是更远?
谢军:运动员特别是冠军运动员都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能拼搏。因为竞技体育决定了要追求最好,并在成功以后捍卫荣誉。带着这种习惯离开赛场做别的事情,没有公平的竞赛规则,还要保持做到最好的状态,在刚转型时我会问自己这是何苦呢?
在这个过程当中,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声音带来更多的思考。对于现在的我来说,人生越努力越自律越自由。首先能力要够,平台要好,我可以参与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并能带动更多人,这是一直我追求的状态。
时间印证国际象棋的魅力
中新体育:国际象棋有着两千年的历史,但在中国直到1956年才被列入正式体育比赛项目。结合您的自身经历,中国的国际象棋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谢军:国际象棋在中国的发展与整个国家的发展是同步的。新中国成立初期,当时的国际象棋在中国是舶来品,赛事组织、活动开展,包括人才培养,很大程度上在学习和借鉴前苏联。此后20多年里,项目不断地探索前行,成绩也并不理想。
改革开放后,我们重新开始参加国际赛事。从竞技的角度已经有一些棋手具备实力,也拿到相应的称号。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国际象棋从成绩上开始有所突破,拿到女子个人世界冠军和女子团体世界冠军。进入21世纪,我们涌现出一批优秀的棋手,并在男子团体领域也拿到冠军。
总的来说,中国国际象棋发展制定的计划就是“以竞技促普及”,并分“夺取女子个人世界冠军、女子团体世界冠军、男子团体世界冠军以及男子个人世界冠军”四步走,现在世界国际象棋的发展足迹也验证了这一设想。
中国女棋手谢军在1991、1993、1999、2000年四次获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1993年卫冕成功后,成为中国、乃至亚洲第一位获男子国际特级大师称号的女运动员。 中新社记者 刘小军 摄
中新体育:您夺得世界冠军后,越来越多的优秀选手涌现,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成绩的原因是什么?
谢军:棋类项目是智力运动,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与历史。在古代有四大才艺——琴棋书画,虽然这里说的“棋”和国际象棋不同,但同样作为智力运动,我们血脉里一直有优质的文化基因在传承。
同时也与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正所谓“国运兴则体育兴”,有国家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作为后盾,让我们获得更多的参赛机会,也有利于自信心的建立。
另外也离不开家长的重视。作为一项智力运动,很多家长开始让孩子学习下棋,对孩子进行启蒙,也是特别好的人生经历。无形之中,让参与国际象棋的人口实现快速增长。
中新体育:在很多人的认知中,国际象棋属于舶来品,在您看来项目普及的门槛,难点在哪?它又有着怎样的魅力?
谢军:从自身发展的速度来说,国际象棋一直有着质的飞跃。尤其在互联网,国际象棋更是国际交流通用的语言,我们常说“会下国际象棋,可以走遍世界找到朋友”。
时间已经见证了国际象棋的魅力,参与其中会更好地思考胜负的意义,去追求胜利并且不惧怕失败等等。所以在推广和普及的过程中,要注意是项目文化特质的提取,并让群众在参与过程当中受到熏陶和教育的效果。
资料图:谢军。 钟欣 摄
以棋为桥,求同存异
中新体育:如今,您也肩负起中国国际象棋乃至体育事业与国际接轨、交流的重任,对此,有着怎么样的想法?
谢军:正如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所说,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我们要怀着体育是一颗种子、一架桥梁,让大家联系在一起,了解、沟通和接纳,求同存异谋求更好发展的理念。
在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其实能感受到这个项目之外的人文价值,这也是体育在对促进国际社会的和平、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发挥的重要功能。
棋文化最重要的是抓住智力运动的特色,让参与者在过程中能够启迪智慧,学会思考,在文明交流互鉴过程中得到想要的效果。
中新体育:如今更多项目希望通过打造明星选手,吸引更多人了解、参与。中国国际象棋并不乏诸如丁立人、侯逸凡等名将,对于这个模式您如何看待?
谢军:榜样不是打造出来的,是真正靠实力做到的。对于该项目而言,他是被载入史册的英雄,同时也需要对项目有热爱以及超强的自律。有很多优质的偶像级别体育选手,不仅在赛场上光芒四射,在生活中也有他的个性,呈现出的状态深受大众所喜爱。
棋类项目有很强的文化属性,运动员运动寿命相对较长。在整个过程中,很少有视觉上带来冲击的画面,让观众感觉特别激动人心。
中国的国际象棋界有很多非常棒的棋手,也承担着传承文化的角色。实际上,发展国际象棋是属于大家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棋手共同努力。
资料图:侯逸凡。中新社发 熊然 摄
中新体育:未来,您希望在哪些方面发力,推动中国的国际象棋更好发展?
谢军:首先,我想着力于国际象棋的文化建设,尽管它是舶来品,但“琴棋书画”早已刻入我们国人的骨子里,希望可以从文化的角度进行交流传承,实现包容互鉴。
再者是人才培养。人才是非常广义的词,比如优秀的教练队伍,优秀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材标准化的建设,项目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
另外,体育产业化也是一个时代的命题。整个项目需要得到大众的认可,社会的接受,想要谋求更好的发展自身一定要具备造血功能,而不是无条件地投入。
我相信国际象棋在中国有非常好的文化基因,随着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整个社会对这个项目有更深的认知和接纳,未来是不可限量。我们身上的担子也很重,要想出更多好的办法谋求发展。
- 上一篇:唐凯:我要把金腰带留在中国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