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沙漠中的“战友”,你们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3-09-03 20:12:39

  9月3日,多年来,年届七旬的孙玉宁一直想要寻找一对名叫阮世玉和柳华的天津母女。21年前,受到志愿者苗玉坤在内蒙古赤峰治沙事迹的鼓舞,孙玉宁和阮世玉、柳华踏上北上的列车去追寻黄沙中的那片绿。虽然只短暂共事数天,但孙玉宁深深被阮世玉、柳华二人的志愿精神所打动。如今21年过去了,孙玉宁想找到这对母女再续当年的治沙情谊。

  “我去内蒙古赤峰市北部的巴彦尔灯苏木参加治沙志愿活动,是被一篇报道所打动的。”今年71岁的孙玉宁告诉记者。2002年7月17日《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一篇题为《最后的归宿》的报道,讲述了治沙志愿者苗玉坤的事迹。当时48岁的苗玉坤是大庆油田的工程师,他办理停薪留职后成为一名治沙志愿者,带着儿子和女儿在沙漠里植树。“苗玉坤放弃了稳定、丰裕的生活,把自己的积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治沙中,没有工资,没有荣誉,把自己的生命与沙漠紧密相连,一心想要把黄沙变成绿洲。”说起苗玉坤,孙玉宁满是敬佩。

  在志愿精神的感召下,2002年国庆节,孙玉宁踏上北上的列车,坐了一夜火车后又换乘大巴车,再倒乘小巴车,几经辗转来到了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巴彦尔灯苏木的赤峰沙漠绿色工程研究所,见到了苗玉坤所长。当时植树季节已过,孙玉宁参加了三天半割玉米、谷子的劳动,这些都是志愿者的口粮。

  孙玉宁回忆说,当地的沙漠属于细沙沙漠,开展植树活动很难,再加上严重缺水,树木成活率极低。当时参与志愿治沙活动的志愿者都是怀着奉献精神,用个人资金和时间去栽种绿植。当时,全国多所高校的团委也组织师生参加了这项志愿治沙活动。其间,孙玉宁体验了志愿者辛苦的劳作和艰苦的生活。漫天的黄沙让人睁不开眼、水又苦又涩难以下咽、各种蚊虫萦绕身边……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令他惊喜的是,他见到了同样来自天津的志愿者——46岁的阮世玉和16岁的柳华母女。

  孙玉宁通过聊天得知,阮世玉的原工作单位是河东区粮食局,她也被苗玉坤的事迹感动,办理了停薪留职后,带着女儿到内蒙古参加治沙活动。2001年,她们就曾利用假期来内蒙古当了三天志愿者。2002年,柳华初三毕业后,母女二人再次来到这里投身到志愿活动中。阮世玉高高的个子,很瘦,皮肤黝黑,性格开朗很爱笑,负责给志愿者做饭;女儿柳华作为小志愿者也成了研究所不可或缺的一员,每天的固定工作就是管理电脑,了解外界情况。孙玉宁在和柳华聊天时发现这个小姑娘有着大志向: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还世界一片绿色。

  志愿服务活动很快结束了,孙玉宁一直在想能为治沙做些什么。“临走时,我与苗玉坤所长约定,利用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机会,为他们寄送全国各地典型的治沙植树经验报道。”回津后,孙玉宁一直记着这份约定,在图书馆查询各种治沙植树的经验,先后寄送了十余份有关防沙治沙的文章,根据反馈信息,他提供的资料对当地治沙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么多年,我一直记着这对母女,在沙漠中她们展示了我们天津人乐于奉献的志愿精神。我想要找到她们,也想让更多人认识她们!”孙玉宁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