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法苑”解决居民烦心事,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
7月8日,胎儿也是有继承、接受赠与等权利的;
小朋友用妈妈的手机给游戏充钱,这笔钱是可以追回的;
自己和孩子的个人信息被教育机构泄露,若查实,教育机构应承担侵权责任;
高空抛物伤人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7月6日上午,每月一次的“社区法苑”普法活动在新兴街犀地社区开展,和平区人民法院的法官助理樊迪和几位新入职的法院干警用一些生动的事例为大家讲解《民法典》中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等内容。虽然天气炎热,但居民们兴致盎然。本次活动还通过视频直播的方式,同步共享给新兴街其他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居家居民。
新兴街的“社区法苑”已经是社区居民的老朋友了。邻里间有了纠纷,谁家碰上点解不开的难事,都会找“社区法苑”的法律志愿者咨询。
“从婚姻、继承、房产、民间借贷,到电信诈骗、非法集资……讲的都是咱老百姓工作生活中常遇到的法律问题,”新兴街道公共安全办主任田春军告诉记者,“参加‘社区法苑’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经常深入社区,深入居民家中,深入驻地企事业单位,开展常态化法律知识宣讲。”
据介绍,新兴街道坚持预防为主、非诉优先,会同区法院、区检察院、公安分局、区司法局4部门,在11个社区成立了集法律咨询、社区开庭、矛盾调解、法律宣传等功能于一身的“社区法苑”,形成“141+N”工作法,同时,借助“社区法苑”平台,新兴街道深化法治宣传,强化各项法律服务,推进“法苑+志愿”多方共治、建立网络联动解纷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法治化水平。
“有了‘社区法苑’,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和法官‘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沟通,‘社区法苑’给居民提供了法律咨询、法律宣传、纠纷调解的服务,有的时候,一些邻里纠纷打官司怕伤感情,就可以通过‘社区法苑’就近解决,既省去了打官司的时间、打官司的费用,还解决了实际难题,真是太方便了。”前来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周雯告诉记者,自己最近也有点“闹心”,家门口的公共过道被邻居堆积了杂物,便向法官咨询了相关问题的法律规定。
“我们还会以‘社区法苑’为依托,设立社区小法庭,选取合适的案件在社区开庭审理,让居民群众在旁听案件审理中学习法律常识。庭审结束后,社区居民还可以现场法律咨询,以案说法的宣传效果不断扩大,使其在化解纠纷、普法宣传、法律服务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和平区人民法院副院长赵铭告诉记者,不久前在“社区法苑”进行的一场二十余名社区居民参与旁听的商标权纠纷案件现场庭审中,主审法官利用中途休庭的时间,为居民展示了案涉的假冒伪劣商品,科普了商标权的相关法律知识,一边对案件进行解读,一边教授居民如何识别知名商标、辨别假冒商标。经过法官的耐心调解,原告和被告最终达成一致调解意见,由法官出具了调解书。
与此同时,为了方便居民用好网上法律服务网络,“社区法苑”的工作人员面对面、手把手引导社区居民熟悉天津诉讼服务网、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人民法院调解网等线上功能,掌握线上申请调解、申请立案、在线开庭等便民诉讼服务功能;推行“点单式”法律服务,群众可线上或电话“下单”预约,顾问律师“接单”后精准提供“一对一”“点对点”法律服务,切实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运用专业知识调解纠纷。
“‘社区法苑’统筹社会多元力量,用好各种资源,共同参与平安社区建设。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同时搭建了‘法苑+志愿’多方共治平台,多方联动调解平台和‘大家都来说’民声平台,都起到了非常好的基层治理效果。”田春军介绍说,“比如‘法苑+志愿’多方共治平台,除了定期组织法官、检察官、民警、律师为居民们做普法宣传,他们也会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网格化管理,网格警格融合联动,形成社区有格、格中有警、警网融合、法检助力、合作联动的有利局面。”
“这些通过‘社区法苑’平台而凝聚的力量,汇集了包括调解员、陪审员、网格员、社区志愿者、律师志愿者等在内的优质资源,他们的志愿服务不仅切实引导大家依法理性表达诉求,而且方便了社区群众,畅通居民诉求表达渠道,实现民事民提、民事民议、民事民决、民事民评。以‘社区法苑’的‘品牌效应’示范引领创新发展,不断促进社区治理‘一盘棋、一张网、一条心’。”新兴街党工委书记赵春林说。
据介绍,新兴街道“社区法苑”带动广大群众形成了平时积极学法、日常自觉守法、遇事主动用法、积极诚心护法的良好局面。自“141+N”工作法推广以来,2022年度新兴街道万人成讼率同比下降22%。
- 上一篇:推动进入京津冀高端消费市场,将“优质”变成“优价”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双增收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