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2023年京津冀三地骨灰撒海活动举行,魂归大海思念永存

发布时间:2023-04-04 00:50:37

最佳答案:骨灰撒海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张立 摄 4月4日,烟波浩渺,一声低沉的汽笛长鸣后,上百只和平鸽振翅高飞,载有34位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撒海专用船,缓缓向着海天交界处驶去昨天上午

骨灰撒海活动现场。本报记者 张立 摄

  4月4日,烟波浩渺,一声低沉的汽笛长鸣后,上百只和平鸽振翅高飞,载有34位逝者骨灰的“国宾9号”撒海专用船,缓缓向着海天交界处驶去……昨天上午,由北京、天津、河北三省市民政部门联合主办的“‘情融渤海 爱寄沧溟’——2023年京津冀骨灰撒海启航活动”在天津渤海湾举行。在肃穆、悠远的乐声以及亲属们的声声告别和祝福中,三地的逝者骨灰连同芬芳花瓣一起投入浩瀚碧波的广袤怀抱。

  “大海绵延着亲人无尽的思念,让我们伴你最后一程……”10时许,逝者亲属们从国际邮轮母港码头登船,骨灰撒海前,一场庄重的追思会在布置得简洁温馨、庄严肃穆的船舱内进行。逝者家属手捧鲜花肃立默哀,回忆往昔、缅怀逝者、寄托哀思。十多分钟后,轮船抵达指定海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家属手捧安息盒依次走向甲板,将骨灰撒入大海。鲜花相伴,海风轻抚,枕浪而息,闻涛长眠。

  “百年之后魂归大海,是我爱人生前的心愿。今天我和孩子一起来送他,以后有海有水的地方,就流淌着我们对他的思念和缅怀。”说着,天津市民霍女士忍不住红了眼眶,她表示爱人龙先生的父母当初就选择海葬,“我非常理解和支持逝者的选择,这种骨灰处理方式不仅绿色环保,也为国家节约了宝贵的土地资源。”亦有同感的市民蒋先生饱含深情地说:“父亲生前想做遗体捐献,希望能为社会多做点贡献,但由于疫情原因未能如愿,便选择了海葬,他为我们后辈树立了榜样。”

  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近年来,京津冀三地大力推广节地生态葬,报名参与海葬活动的人数逐年递增,文明绿色殡葬新风渐入人心。“我们8名家属终于完成父母和岳父、岳母共4位老人的遗愿。”河北省唐山市市民薛先生凝望着湛蓝的海水依依不舍,在得知京津冀三地骨灰撒海活动后,他和家人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们这些做子女的分别住在北京、河北、辽宁等地,往年清明聚在一起纪念亲人非常不容易。日后大家就能在不同城市,一起在民政部门网站上怀念故人了。”

  “海葬是近年来全国倡导的文明绿色殡葬方式,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分别开展骨灰撒海活动已有近30年历史,参与家属14万余人次。2019年,三地在天津渤海湾联合举办了首次京津冀协同骨灰撒海活动,受到群众欢迎。此次启动的2023年京津冀骨灰撒海活动,对进一步推进节地生态安葬,促进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市民政局局长朱峰在现场告诉记者,本市将骨灰撒海服务纳入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中,对本市户籍家属实行减免骨灰撒海和2位随行家属费用,且每具骨灰给予1000元奖励。如火化后60日内直接选择节地葬的,追加给予1420元基本丧葬服务费用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