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打造物质科学的创新高地,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3-03-10 13:44:25

最佳答案:2023年3月10日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走好科

  2023年3月10日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走好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就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为教育、科技、人才资源富集的天津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时期,我市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当前,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项行动”,专门提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如何用好用足这些核心优势?连日来,在全国两会上,天津代表委员就如何加快科技创新突破、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我市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谈思路、献良策。

  多措并举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要积极推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破解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加强高校科研人员的高水平成果筛选,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成果交易中心和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以需求为导向的科学评价体系,推动打造更加富有实效的创新机制等,多措并举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陈雨露表示。

  “南开大学拥有丰富的科教资源。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切实形成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是需要我们努力破解的重大命题。”陈雨露介绍说,南开大学正深度参与推进高标准建设天开高教科技园,积极发挥学科综合优势,有效链接各方资源,加快高端科技创新资源的注入,推动整合科研创新全链条,打造校内外密切联通联动的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和金融链,构建一流创新平台、培育一流创新主体、营造一流创新生态,全面推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转化,全面增强区域创新创业活力,实现大学与城市相互赋能和相互滋养,在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多作贡献,推进更多科研成果在津实现产业化、更多我市科研项目“由智变金”,为天津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发展动力。

  打造物质科学的创新高地

  “自2021年11月揭牌以来,实验室目前会聚研发人员300余人,组建包括两院院士、杰青等高端人才的核心攻关团队30余个。2022年,实验室新增承担的国家级科技项目近90项,其中千万级项目达10项。”谈起物质绿色创造与制造海河实验室取得的“成绩单”,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副校长陈军如数家珍。

  陈军表示,要把落实“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重要任务转化为“施工图”,不断在人才培养引进、激励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等方面努力,持续推动科技创新迈向新阶段,“我们以这座1.2万平方米的海河实验室为核心,依托在新物质创制领域具有突出优势特色的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研发力量,以南开大学的化学学科、天津大学的化工学科以及京津冀相关优势科研单位和石油石化大型企业为基地,结合辐射全国有领先示范意义的企业网络,形成一个以天津为核心中心、立足京津冀、辐射全球的物质科学的创新高地。”

  “我们正在全面参与天开高教科技园建设,研究如何让实验室的成果更好地在园区落地转化。”陈军说,今年将加快搭建产学研合作系统化平台,逐步贯通从基础科学发现、关键技术突破到产业应用的完整创新链,建成引领新物质科学发展的世界知名科学研究中心,实现战略问题有地儿借力、先进技术有地儿转化、产业需求有地儿研发、专业人才有地儿实践,形成更大合力服务国家和天津市高质量发展需求。

  努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我们一直致力于提高中药制药水平,从机械化、电子化制药工艺,提升到数字制药、智慧制药水平,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为企业技术升级提供支撑。”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表示,中医药人的使命就是让古老的中药发挥更大的价值,服务更多的病患。

  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于2021年10月正式挂牌成立,整合天津市乃至全国中医药优势资源,打通基础研究、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化的通道。“‘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新时代中医药发展的基本遵循。我们将充分发挥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科研优势,力争将中医药说明白、讲清楚,努力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张伯礼说。

  他表示,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探索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方剂活性成分和作用新靶点发现中的应用,挖掘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在新药发现中的巨大价值。同时,发挥实验室创新联合体整合资源协同创新的作用,探索新型产教融合模式,参与实施中药大品种二次开发。围绕中药组分高通量、规模化制备和活性评价,加快“海河”“团泊”等系列关键技术装备的投入使用,推进中药组分种类跨越式增长。依托现代中医药海河实验室和天津市药品检验研究院共建的中药质量评价技术与标准研究中心,开展进口药材标准、同类中成药品种的质量分级、补充检验方法等研究。

  为科技创新育人才聚力量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表述,让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杨全红倍感振奋。他表示,科研工作者要扎根天津这片创新沃土,更加努力钻研、敢于创新,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前沿,扎扎实实做好基础科研工作,深耕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市场,为推动天津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智慧力量。

  天津大学拥有全国最早的国家级储能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学校、平台及其团队对先进电池储能技术和相关产业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取得相关经验和调研成果,杨全红说,科技创新必须棋先一着,建设集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技攻关为一体的完善体系,解决“卡脖子”难题,产出高水平成果、培养高水平人才、提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能力,是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杨全红建议,要以高水平科研推动先进技术革新,在平台建设中汇聚各领域的优势力量,打造跨学科、复合型、高层次的师资队伍,产出一批能够解决相关产业“卡脖子”问题的技术,同时培养一批行业和企业急需的优秀人才;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从研究人员队伍上打破传统理念,共同承担重大研究任务、共同攻关重大问题、共同服务社会,推动技术、理念和机制的不断革新;科技产业双创新驱动,通过原创研究成果和优秀人才的培养推进先进技术和产业的内涵式发展,以高水平人才培养服务国家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