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天津持续加强民生保障力度 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

发布时间:2023-02-02 16:45:37

最佳答案:付圣伟(右)在直播间介绍新春绢花款式。尉迟健平摄 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下棋。尉迟健平摄 2023年2月2日讯: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今年,实施高

付圣伟(右)在直播间介绍新春绢花款式。尉迟健平摄

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在下棋。尉迟健平摄

  2023年2月2日讯:殷殷初心如磐,时代答卷常新。今年,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纳入“民生清单”。高品质的生活,究竟什么样?或许是一张飘红的年终业绩单、一顿香甜可口的饭菜、一场陶冶性情的高雅音乐会……恰似这点点滴滴,构成了津城百姓一幅幅幸福缩影。

  创业“陪跑”,跑出幸福加速度

  兔年新春,武清区青创孵化基地直播间内,色彩艳丽的绢花摆满整个屋子。

  “今天给大家推介的这款年宵花礼盒专为春节和元宵节定制,石榴象征‘多籽(子)多福’,柿子代表‘柿柿(事事)如意’,金色花蕾搭配红色冬青果,象征着咱们的日子红红火火。”天津虫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付圣伟一边介绍,一边看向屏幕上持续攀升的订单数字,笑得眼睛眯成了一弯月牙。最近一个月,年宵花新春礼盒持续火爆热卖,线上销售额已经突破40万元。

  付圣伟出生在天津市武清区曹子里镇,这里是享誉全国的“绢花之乡”,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从小“泡”在“花海”中的付圣伟,大学毕业后便接下家里的绢花产业。2018年,他选择“互联网新媒体+实体工厂”的生产销售一体化路线,为了更好地发展,他入驻了武清区青创孵化基地。“基地不仅有‘拎包入住’的办公场地,还为我们提供贷款申请、招聘服务、政策咨询、创业补贴等一系列暖心服务,通过举办创业沙龙等活动,邀请创业导师对我们进行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创业陪跑’。”2021年突破400万元,2022年突破700万元……新冠疫情期间,付圣伟的公司业绩实现了逆势增长。

  就业,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回望2022年,天津就业创业工作的每一步,都考量着“民生”二字。新增就业36.05万人,各类招聘活动1976场,6.2万家企业提供岗位125.8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14亿元,组织4万人参加创业培训,新增创业孵化基地7家……一连串的喜人数据,是天津全力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奋斗目标路上的生动映照。

  “2023年,我们将持续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着力稳岗位、促对接、保重点、优服务、兜底线,确保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5万人。深入实施重点群体创业推进行动,加强创业服务和政策支持,新认定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全年组织创业培训3万人,发放创业担保贷款5亿元,加大对优秀创业项目的资助,营造良好创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市人社局副局长李惠廷表示。

  养老“助跑”,跑出晚年幸福景

  从“有”到“优”,从基础性的“老有所养”到高品质的“老有颐养”。民生果实甜不甜,老百姓说了算。

  “少油版的红烧茄子、免辣版的肉末豆腐,都是专为老年人膳食习惯定制的,这里还为我们配备了网格式‘小管家’,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幸福!”冬末时分,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78岁的李大爷和几位老人一边吃着热气腾腾的饭菜,一边在敞亮的餐厅内分享着春节期间的趣闻乐事。用过午餐,他和几个书法爱好者相约来到书画室,挥墨写下一张张“福”字,尽情书写着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对工作人员的感谢以及对晚年幸福生活的憧憬。

  2021年5月,河西区越秀路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正式投入运营。一年多来,这座“没有围墙的养老院”成了附近老人们的第二个“家”。据项目运营方负责人、中民聚康(天津)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展恒波介绍,中心可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医疗、家政、日间照料、康复理疗、入户照护、短期托养、志愿者探访等多项养老服务,截至目前,线下服务已达18万余人次。

  家家都有老,人人都会老。“针对老年人‘明厨亮灶、现做现吃’的意愿,居家养老中心开展现场制餐,同时将享受助餐补贴标准由原来的80周岁以上下调至70周岁,不断扩大老年人受益面,日助餐服务最高达到6000客次。为满足老年人‘小病不出社区’的愿望,我们在居家养老中心嵌入社区卫生服务站或健康驿站,开展各类公共卫生服务33万余次。探索医疗床位、康养床位、家庭养老床位‘三床联动’的医养康养服务机制,设置家庭养老床位800张。”据河西区民政局局长李欣介绍,截至目前,河西区建立区、街、社区三级居家养老服务阵地,按照适宜老年人步行距离的700米服务半径,布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5个,形成覆盖全区老年人的居家养老“15分钟服务圈” ,让更多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文化“领跑”,跑出城市软实力

  一座城市的气质,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地当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海河两岸的潮起潮落,造就了天津独具韵味的文化底蕴,浓缩成一座城市的性情,涵养着百姓,润泽着一方水土。

  以文化人、以文铸城、以文兴业、以文惠民,天津不断完善健全的文化服务体系让百姓尽享高品质生活。在天津博物馆、天津美术馆,“让文物活起来”沉浸式体验和文创活动,带观众看展览、做手工、品非遗;天津交响乐团“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以“快闪”形式为百姓们送上“不期而遇”的惊喜;围绕“百戏迎春万象新——天津市2023年新春演出季”,天津各大剧场将上演话剧《雷雨》、芭蕾舞剧《天鹅湖》等97场演出;天津北方演艺集团将重点推出话剧《俗世奇人》、评剧《杨柳青传奇》等高品质舞台作品;天津大剧院计划全年演出场次不少于300场……

  精神文化的富足带给百姓更多幸福感的同时,也起到惠民育民的作用。这几天,天津歌舞剧院艺术总监、指挥家李飚忙并快乐着,该院精心组织策划的“在希望的田野上”施光南经典作品音乐会反响强烈。“每一座城市,都有大批施光南先生的乐迷,希望通过这次尝试,把人民音乐家纪念音乐会作为天津的一张艺术名片带到全国各地,让更多年轻人领略人民音乐家的艺术风采。”李飚说。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2023年围绕实施高品质生活创造行动,天津广大文化工作者信心倍增,以赶考之志奋力书写着新时代文化答卷。天津市文联将推出多项主题文艺展演及新时代“红色文艺轻骑兵”主题活动,天津市作协将积极打造文学精品、培养人才队伍建设,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将全力推进新时代精品图书出版工程,天津画院“沽水流芳——画说天津”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将全面推开,以丰富的文化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提升百姓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让文物活起来、让文艺火起来、让文化兴起来,不断开创新时代城市文化建设新局面。

  “2023年我们将持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出天津市名家经典惠民演出季200余场,组织开展‘津韵书香 声传华章’经典诵读等40项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成果。”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