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闺女”的王广荣被评为静海敬业奉献好人

发布时间:2023-02-01 16:25:20

最佳答案:图为王广荣(右)给陈永兴喂饭。 2023年2月1日讯:昨天下午,静海区光荣院护理员王广荣的丈夫李跃武像往常一样来到院里看望老人们。王广荣今年54岁,199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静海区光

  图为王广荣(右)给陈永兴喂饭。

  2023年2月1日讯:昨天下午,静海区光荣院护理员王广荣的丈夫李跃武像往常一样来到院里看望老人们。王广荣今年54岁,1994年大学毕业后来到静海区光荣院担任护理员。29年来,王广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把复员老军人当亲人,全心全意为老人们服务,不知道为多少老人带来了温暖和关怀,老人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闺女”。近日,王广荣被评为静海敬业奉献好人。

  青春无悔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静海区光荣院时,王广荣正在给89岁的复员老军人陈永兴喂饭。安顿好陈大爷,王广荣向记者回忆起自己刚来光荣院时的情景。

  1994年,王广荣从天津农学院本科毕业,被分配到静海区光荣院。“大学生就像早上八九点的‘朝阳’,而服务的对象则是即将落下的‘夕阳’,你们要用‘朝阳’的光芒温暖这些老英雄们的‘夕阳’生活。”上班第一天,院长向她介绍住在院里的老人都是人民的英雄,国家的功臣。

  刚开始工作时,年轻的王广荣感触并不深。直到有一次,她听了住院复员老军人马大爷的战斗故事,崇敬之情油然而生——1947年11月,马大爷参加了解放石家庄的战役,战斗当天敌人炮火覆盖,他身边的很多战友不幸牺牲。他和3名战友承担攻坚任务,炮声一停就抱起炸药包要和敌人同归于尽。结果,马大爷在冲锋时被敌人的子弹击中,落下终身残疾,一辈子无儿无女。

  听了老人讲述的战斗经历,王广荣第一次感受到战争的残酷、英雄的伟大。当时,她激动地对马大爷说:“我就是您的女儿,我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孝敬您。”2022年底,在“闺女”王广荣的精心照料下,老人含笑离世,享年94岁。

  精心照料

  随着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王广荣与住院的复员老军人们的感情越来越深厚,她几乎熟悉全部住院老人吃饭的口味、性格脾气,并根据每位老人的特点开展“精细化”照料,很多住院老人都亲切地称呼她“闺女”。

  不过,也有个别的“老小孩”,性格倔强、脾气很大。王广荣告诉记者,有一位姓刘的老大爷,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仍迎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敌人阵地发起冲锋,最终取得战斗胜利,还受到过朱德总司令的亲自嘉奖。虽然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是因伤势过重无法继续服役,不得不复员返乡。没能同战友们一起战斗到最后,这份遗憾一直伴随着老人,后来因年龄越来越大,又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脾气也越来越大。

  有一次,王广荣在为老人处理床上的粪便时干呕,被刘大爷冷嘲热讽。事后,王广荣偷偷地掉了眼泪,虽然有些许的委屈,但更多的是因为自己没有给老人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而深深地自责。在这之后,王广荣不管老人态度如何,每天仍然热情地按时喂饭、喂水、翻身、擦洗、换尿布,还陪他聊天解闷,慢慢地老人开始接受了这位年轻人的照顾。在刘大爷弥留之际,是王广荣一直陪在身边做临终关怀,老人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向陪在身边的“闺女”道了一声谢谢后,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尽职尽责

  时光荏苒,当年被老院长称呼为“小王”的女大学生,如今已经变成了年轻同事们口中的“王姨”。随着复员老军人们的相继离世,现在住在光荣院里的老人已经越来越少,但王广荣对共产党员光荣身份的珍惜、对护理岗位的热爱、对住院老人的热情丝毫没有减退。

  疫情期间,王广荣每天早晚为老人测量体温、给室内消毒,除了陪老人们说话聊天,还用自己的手机帮助老人给家人拨打视频电话,缓解老人的焦虑情绪。每天夜里,王广荣坚持两次逐个房间查看老人们的健康状况。王广荣患有高血压病,需要借助药物控制血压。由于夜里休息不够充分,她就给自己加大用药剂量,一直坚持到下一班护理员来接班。在她和同事们的精心照顾下,光荣院住院老人疫情期间的身体状况始终保持正常良好状态。

  结束采访时,王广荣的爱人李跃武对记者说,在外人看来,作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干着养老护理员的工作,多少有一些不够“体面”,但是能为这些为国家当过兵、打过仗、流过血的老英雄们服务,照顾他们的晚年生活,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全家人都为她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