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关键词 带你聆听津南前行的脚步!
2023年1月2日讯:岁序常易,华章日新。又是一个辞旧迎新的美好时刻,我们告别2022年,迎来2023年。回顾2022年,走过的岁月波澜壮阔,前行的步伐激荡人心……号角声声,催人奋进,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时序更替之际,津南融媒盘点了2022年津南区域发展十大关键词,请您和我们一起透过这些沉甸甸的词汇,唤起对2022的回味,在期待中走向2023!
01、“三张好牌”
2022年,“三张好牌”无疑是津南最热的新名词之一。在2022年12月7日召开的区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上,津南区委、区政府围绕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作出的重大部署,锚定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立足津南的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独特优势,提出持续打好用好绿色生态屏障、海河教育园区、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三张好牌”,做实做强绿色生态标志区、创新发展聚集区、会展经济功能区、城乡融合典范区,精心建设天津“绿谷”“智谷”“商谷”“悦谷”,全力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加快建设现代化新津南,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贡献津南力量。这一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的调整完善、深化提升,贯彻了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了市委工作要求,结合了津南发展实际,既体现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又彰显了与时俱进向未来。
02、绿色生态标志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津南区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决落实天津“871”重大生态工程,在守蓝护绿净土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作为全市绿色生态屏障“主战场”,津南区高标准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建立绿屏环境远程监测智慧管理系统,建成重点节点生态驿站,健全完善停车场、林间体验路等基础设施,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津沽“绿肺”野趣盎然。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完成河道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再生水利用及水生态综合修复工程。全面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估,重点建设用地全部实现安全利用。一幅“城嵌林中、推窗见绿、人在景中、车行园中”的宜居图景在海河南岸炫彩展开。这一年,津南区成功创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探索“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资产”的融合产业路径,让绿色“红利”释放出更多斑斓色彩。
03、创新发展聚集区
天开智慧小镇加快建设、海棠科创园暨天津大学科技园开园运营……栽下梧桐树,凤凰自然来。津南区高起点规划产业发展,统筹推进天津“智谷”机制体制改革,整合利用海河教育园、开发区和各类工业园区载体资源,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高新技术产业。坚决落实“制造业立市”战略,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大力培育发展“专精特新”企业,做大做强 “链主”企业,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整体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优化创新创业创造生态,深入挖掘海河教育园区院校资源优势,健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管理政策链条,深入落实“揭榜挂帅”“机会清单”等工作机制,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津沽南岸正在书写“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新篇章。
04、会展经济功能区
这一年,津南区抢抓会展产业新机遇。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首届中国·天津工业博览会、2022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诸多重量级展会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亮相,为津南区倾注了新的发展动能与活力。借助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的“东风”,津南区全力把展会的溢出效应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劲动能。2022年以来,又有一批重点会展企业落户津南,万豪、喜来登等高端酒店投入运营,通过“会展+消费+产业”一体化推进,以会展经济为引领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驶入发展“快车道”。接下来,津南区将继续充分发挥国家会展中心(天津)桥头堡作用,大力开展以展招展、以链招展、以展招商、以链招商,加快培育绿色低碳、创新创业、产教融合等领域的本土特色品牌展会,高效益运营会展经济功能区,精心建设天津“商谷”。
05、城乡融合典范区
近悦远来的宜居福地、创业宝地、人才高地,是津南区着力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样板的真实写照。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相辅相成,津南区举全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扩面提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大力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积极创建小站稻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成功承办天津市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小站稻入选全国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加强农特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建设,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做好农文旅大文章,推动绿色生态屏障、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区内文旅资源互动联动。全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完成国家卫生城区复审工作,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建改造一批道路桥梁,促进城乡面貌一体化。同时,做好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安全生产、维护稳定等工作,畅通城乡要素流通,优化资源配置,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开启城乡全面融合、共同繁荣新局面。06 创建全国文明城区2022年是津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三年轮次的第二年,也是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的关键之年。自津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誓师大会召开以来,全区上下立即行动,拧紧链条,以“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工作体系,迅速吹响了“创文”攻坚冲锋号,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快而准的执行效率,力促“创文”工作提质升级。为了推动实地测评点位提质升级,津南区对343个测评点位进行了逐一梳理对照,对标《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开展靶向攻坚,实施了8个方面专项行动,即狠抓实地测评点位,狠抓环境卫生,狠抓市容交通秩序,狠抓重点区域,狠抓窗口行业单位,狠抓村镇治理,狠抓无障碍设施完善,狠抓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全区上下携手攻坚,以“城必创,创必成”的信心决心,在津南大地铺陈开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实干图景。
06、创建全国文明城区
2022年是津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三年轮次的第二年,也是承上启下、起承转合的关键之年。自津南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誓师大会召开以来,全区上下立即行动,拧紧链条,以“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无缝隙”的工作体系,迅速吹响了“创文”攻坚冲锋号,用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快而准的执行效率,力促“创文”工作提质升级。为了推动实地测评点位提质升级,津南区对343个测评点位进行了逐一梳理对照,对标《全国文明城区测评体系和操作手册》,开展靶向攻坚,实施了8个方面专项行动,即狠抓实地测评点位,狠抓环境卫生,狠抓市容交通秩序,狠抓重点区域,狠抓窗口行业单位,狠抓村镇治理,狠抓无障碍设施完善,狠抓文明实践中心、站、所建设。全区上下携手攻坚,以“城必创,创必成”的信心决心,在津南大地铺陈开了一幅热火朝天的实干图景。
07、疫情防控
作为全国首个迎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主战场”,2022年年初,津南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采取最果断、最严格、最有力的防控措施,以两周实现社会面“清零”,16天实现全面“清零”,24天实现全域解封的成绩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津南区全面启动扁平高效的疫情防控机制,完善“区、镇街、村居、网格、楼门”五级组织体系,扎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健全完善生活供给保障应急响应机制,建立覆盖农贸批发市场、菜市场和重点超市、保供企业的联系制度,全国、全市各有关方面鼎力相助、火线驰援、共抗疫情,广大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基层干部和志愿者闻令而动、逆行出征、冲锋在前,全区人民风雨同舟、守望相助、众志成城,涌现出了一批大爱无疆的凡人善举,谱写了一曲和衷共济的时代赞歌,构筑了一座同心抗疫的钢铁长城,成为推动津南发展行稳致远的强大正能量。
08、“双碳”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相继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双碳”目标正加速各行各业向绿色制造转型的步伐。津南区以“两加、四减”为主攻方向,在产业升级、绿色碳汇上做加法,在工业、建筑、交通、社会四个重点领域能耗上做减法。八里台低碳智慧创新园区加快建设,西小站低碳先行示范村有序实施,主办“双碳科技与智能赋能”世界智能大会数字碳中和高峰论坛,“零碳”科技示范基地和产业孵化基地投入使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荣程集团被评为低碳示范建设单位。积极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搭建“海河碳普惠”平台,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企业全部完成履约,加快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打造全市首个氢能运输示范应用场景……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津南正在通过绿色低碳与动能转换协同发展,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和产业链绿色升级,走出一条制造业“绿色崛起”之路。
09、小站稻
津南区是小站稻的原产地,有着“中国小站稻米之乡”的称号,2022年全区小站稻种植面积发展到了5.7万余亩,稻蟹混养面积达到2.4万余亩,实现了一地两用,一地双收。截至目前,津南区相继建成后营小站稻种源研发基地、西小站小站稻种繁育基地、小黄庄小站稻种植新技术示范基地,与天津农学院、天津市农科院等单位深入合作,潜心研发的小站稻优质核心品种“小站稻1号”(津育1875)成功试种,将成为津南区独有知识产权的小站稻高质量核心品种,奠定小站稻原产地的核心种源地位。津南区新建高标准农田3100亩,积极探索小站稻种植与乡村振兴、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依托小站稻会馆种植核心区、“稻香源”千亩稻田展示区、绿屏·咸水沽湾千亩稻田展示区、绿屏·八里湾小站稻高标准种植区等特色项目,开辟出农旅结合新模式。
10、民生保障
大力实施10项民心工程,2022年津南区聚焦“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百姓生活品质持续提质升级。新增就业2万人,帮扶创业4397人,“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加强,成功探索短期托老、“物业+”、“田园+”及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模式;新增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学前教育学位2070个,新建天津实验中学津南学校,投入使用南开学校雅润路校区,中小学课后服务开设率100%;搭建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信息平台,在268个村(居)成立社会救助工作站;11家慢病管理中心投入使用,家庭医生有效签约人数超过22万。津南区小站镇成为天津市首批市级全域旅游示范镇。积极探索市域社会治理新路径,组建“全科”网格员队伍。城市运行管理中心投入使用,完成居民户内燃气设施“六个百分百”改造6.1万户,打造14个消防安全示范社区。一个个民生亮点、一项项暖心成就,绘就了津南百姓幸福生活的新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