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天津 >

天津

敲响钟声迎新年!2023年 愿春风拂面 阳光普照大地!

发布时间:2023-01-01 16:46:03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

  2022年12月31日,

  老城厢的鼓楼响起了迎接新年的钟声。

  冬夜里人们的相拥、欢呼,

  带着祝福与期盼,

  让空气中的暖意骤然升起。

  疫情三年后,

  跨年的璀璨,万喜万般宜。

  天儿挺冷,

  哈出一口白气,

  咱忍不住大喊一句:

  2023,腻咋菜来捏!

  我们接下来要开始抛梗了,

  问:为什么天津的鼓楼里没有鼓,只有钟?

  答:有钟就不错了,要啥自行车。

  其实有一种说法是当初为了报时需要,

  把大鼓换成了大钟,

  因为钟声比鼓声传得更远。

  反正不管怎样,几百年来,

  天津的鼓楼里都是挂着一口钟,

  这个事......

  莫名觉得与哏都气质相符是怎么回事?

  天津的鼓楼初建于

  明弘治六、七年间(1493年至1494年),

  建时高18米,是城中的至高点,

  用作屯兵瞭望,那是相当好使。

  传闻清代时天津的鼓楼里有个老人做司钟人,

  老爷子闲来喜欢喝酒,但从不误事,

  晨昏各敲54下钟,准时准点,

  天津的城门则随着老爷子的钟声每日开闭。

  此事有诗为证:

  清代诗人周楚良在《竹枝词》中写到:

  “本是钟楼号鼓楼,晨昏两度代更筹。

  声敲一百单零八,迟速‘锅腰’有准头。”

  诗里的“锅腰”就是指司钟老人。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天津,

  天津老城的城墙拆了,

  鼓楼也渐渐废弃了。

  1921年,鼓楼重建,

  天津著名书法家华世奎题写了

  “镇东”、“安西”、“定南”、“拱北”四座城门的名。

  对,就是那个题写了“劝业场”的华世奎。

  这八个字,其实是沿用

  早被拆除的天津老城的四个城门之名,

  也算给咱留了个念想。

  1921年鼓楼重建时,

  天津的商业已经很繁华了,

  有俗语称“天津卫,天天集,

  无论买嘛不着急,今天不齐明天齐。”

  鼓楼位于老城区,周边商铺林立,

  新鼓楼建起来以后,

  商家们都盯上了这里的商业价值,

  在当时鼓楼的墩台外墙上,

  既能看到仁丹、狮子牙粉、烟草等

  众多外国商品的广告,

  也能看到许多优质国货的广告。

  看看这张图,

  这是100年前的天津街头,

  真的是很洋气啊。

  1952年,

  天津因旧城中心交通不畅将鼓楼拆除,

  1998年天津市决定重建鼓楼,

  并于2001年9月28日竣工。

  从明代起,

  鼓楼就是天津人的休闲去处,

  登上鼓楼既能看到城外的天后宫、玉皇阁,

  又能见到海河、南运河、北运河,

  还有大直沽、西沽、贾家沽,

  水面上漕船往来,白帆点点,

  天子津渡,一派繁忙景象。

  后来还衍生出大年初一也要去

  鼓楼、玉皇阁登高求吉的新年俗。

  鼓楼二度复建后,

  新年敲钟逐渐成了天津人的新仪式,

  每当浑厚钟声响起,

  人们的欢呼动津城。

  一元复始,旭日始旦,

  团拜联欢、档期电影、戏曲表演、

  互赠贺卡、商场上新……

  一切的新希望都在热气腾腾中生动而具象。

  2023年,来了。

  抗疫3年,

  我们展现了巨大的民族韧性和耐力,

  我们用天津人特有的乐观,

  努力把日子过成段子,

  但我们终究期盼春天的到来,

  这一次,春天真的来了。

  2023年是天津建卫619周年,

  这将是我们大天津长长久久顺顺利利的一年!

  长路浩浩荡荡,

  万物皆可期待。

  今年的跨年敲钟仪式,

  我们邀您与我们一同祝愿:

  一愿身体康健,无病无灾,

  二愿亲友相聚,谈笑如前,

  三愿游子归来,阖家团圆,

  四愿车水马龙,商业繁荣,

  五愿机器轰鸣,订单纷至,

  六愿港口忙碌,航班频频,

  七愿瑞雪降下,青苗茁壮,

  八愿重振旗鼓,抖擞精神,

  九愿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十愿春风拂面,阳光普照大地!

  2023,加油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