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投“聚沙成塔”的转型城市综合经营服务商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数据显示,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超过98%。同时,今年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继续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作为一类特殊的国有企业,城投公司如何利用国企三年行动的窗口期实现突破发展,是城投未来实现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期。
作为服务天津加快打造“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的重要国有企业,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城投”)以“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大力推动“一企一策”改革,目前实现了阶段性成果。
天津城投负责人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天津城投主要在四方面实现改革,即战略性重组、系统性重塑、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转型,继而实现‘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城市更新实施主体’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最终实现城投平台转型升级。”
“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
“每辆车节省2到3秒,这样就能大大缩短车辆在高速路口的停留时间,解决了早晚高峰拥堵的情况。”天津城投下属的天津高速集团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天津市高速公路人工收费站。但是,随着公司与天津市公路中心所属路网管理公司、部路网中心票据服务平台通力合作,从打通票据、数据传输接口,到完成软件开发、硬件建设,“电子发票专用车道”成功设立,“纸改电”升级工作得以完成。
对于广大天津市民来说,“纸改电”正是天津城投作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一个缩影。
作为全国资产规模最大的城投类企业,天津城投随着政策改变作出新变化。
针对新变化,天津城投重新定位职能,绘制高质量发展蓝图。在学习借鉴其他城市城投类企业转型发展成功经验的同时,天津城投深入研究未来城市发展需求,提出了“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的发展定位。
在天津市国资委指导下,天津城投制定了《推动天津城投深化改革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方案》,报经天津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并给予了正式批复,明确将天津城投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定位为“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承担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经营城市资源、推动产城融合三大职责,明确了“政府支持,壮大企业实力;抢抓机遇,盘活自身资源;创新模式,扩大业务领域;完善授权机制,加强监督管理;深化改革,激发活力;苦练内功、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七项重点任务,解决了天津城投“政府投融资平台”职能消退后的企业定位问题,指明了向市场化转型的方向。
在城投转型中,如何厘清集团间母子公司关系,是城投各板块能否协调发展的前提。为此,天津城投通过“总部机关化”专项治理以及“强总部”的思路,解决集团化运作中的问题。
天津城投对照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模式,与中央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企业以及同类市场化投资集团进行对标,按照具体生产经营事项下沉、资本投资运营功能上移的战略管控思路,推动集团总部和专业子公司(集团)两个层面系统重塑。一方面明晰集团总部职责定位为“战略和投融资决策中心、资产管理与资本运作中心、系统风险防控中心”,重新调整总部机构设置和人员,另一方面实施二级公司专业化整合,搭建面向市场的集团化作战队形。明晰了交通与建设、环境与水务、城市更新、城市资产经营4大核心业务,按照横向专业领域和纵向产业链能力两个维度,整合同类企业同质业务。
具体来看,天津城投将负责高速公路建设运营的高速集团和负责城市道路管网建设的管网公司进行了整合,作为交通与建设板块的核心企业,着力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上下游全产业链。将两家负责土地整理业务的二级公司进行整合,整合搭建土地整理专业平台,统筹管理土地整理业务,提升土地征拆、出让回款和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
盘活资产经营赋能
眼下,“天津之眼”摩天轮已经成为天津市的地标。除了吸引广大游客之外,游客还可以在景区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消费。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天津之眼’加强政企合作模式,先后与河北区文旅局、建设银行和平支行等单位开展共建活动,促成数字人民币在‘天津之眼’摩天轮项目的落地使用,成为天津市第一家数字人民币线上、线下全态开通的旅游景区。同时,我们还在主动对接市场,积极开发衍生文创产品,发布‘天津之眼’摩天轮卡通形象,提升旅游产品附加值,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做好品牌潜力挖掘。”
除此之外,今年投入使用的黄河道智能停车场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出行需求;作为“城市封面”的津湾广场也正助力天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醉美一湾活力体验季”系列活动不但满足了市民游客多元化的文化消费,还进一步创新合作模式,提升项目商业经营活力及运营品质。
在天津城投负责人看来,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都离不开盘活资产、扩大有效投资等举措。
“比如在城市更新和区域开发方面,我们通过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实现发展。目前,首个历史风貌建筑保护类、首个长租公寓类、首个大型片区类城市更新项目均实现落地。以PPP新模式,引入央企成立项目公司,推动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项目市场化运作,该区域濒临海河,总占地14.5平方公里,将培育设计产业发展聚集区,塑造智慧、生态、宜居的城市氛围。”
在抢抓“双碳”战略机遇方面,天津城投积极盘活环境水务资源。天津城投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启动实施全市117个中水管网断点连通工程,建设连通972公里中水管网,第一批43个项目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将实现供水服务面积翻一番,每日新增中水供应量5.68万吨,助力打造节水型城市。聚焦水处理、固废处理、土壤修复、环卫一体化、绿化环境治理等细分市场,加快推动污水厂、能源站、绿化公园提升改造,以及积水片整治、填埋场治理修复等项目进展,筑牢城市绿色安全发展底板。”
在盘活高速公路资源方面,天津城投积极升级运用手段。目前,天津城投已经构建交通网、能源网、信息网“三网合一”高速公路运营新模式,与龙头企业联合打造高速光伏发电项目,推进零碳、负碳高速建设,已建成天津高速首个零碳服务区,年内再实现30兆瓦自建光伏并网发电。同时,瞄准物流、通信等新领域,建设冷链物流仓库等项目,开展多种经营。建成高速公路智慧化运营数据中心,显著提升了运营服务效率。
强化资本运作,已经成为城投发展的制胜一招。天津城投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资本运作与产业发展平台、资源集聚与资金来源平台、体制与机制创新平台的作用,推动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获证监会批准。以污水处理项目为入池底层资产,推动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以优质房产为底层资产确定了资产盘活融资方案。通过资本、资产‘双轮’驱动,盘活静态资产,融通资金,拓宽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
数据显示,上半年,天津城投公开发行300亿元公司债券注册申请获得证监会批准,稳定了直接融资渠道。同时,完成城市更新项目国开行银团贷款签署,与渤海银行共同策划取得“绿色”企业资产支持贷款,项目贷款等增量融资取得突破。
在重塑中转型升级
今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天津城投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年间,我们大力推进了四方面工作,即战略性重组、系统性重塑、专业化整合、市场化转型,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在改革中,天津城投也得到了资本市场认可,2021年成功获批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天津唯一“第一类企业”资格。今年,获批证监会公开发行300亿元公司债券规模,初步走出了一条市场化转型的新路子。
“同时,我们积极优化资源配置。目前,已经建立起与‘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城市综合运营服务商+城市更新实施主体’相适应的经营管理机制,形成‘集团抓总、二级做实、基层强基’运作模式,明晰核心企业主业赛道,消除了业务‘小、散、乱’问题,提升企业市场化核心竞争力。”天津城投负责人这样说。
在完善资源配置的同时,天津城投资本布局得到优化。天津城投获得了天津首个“城市更新实施主体”资格,加快布局天津城市更新业务。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天津城投还新设立了城市更新公司,以城市更新为场景、以经营运营为核心,与集团内外其他经营性业务形成联动,推动产城融合。同时,新设资产管理公司,整合归并现有零散物业,着力构建规模化、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的企业经营模式,深化资源、资产、资本、资金全链条管理,实现规模效应。
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天津城投的干部职工对企业的发展信心也在显著增强。天津城投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比如我们深度推进党建与生产经营融合,以‘党建领航攻坚创效’为主题,开展‘一企业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推动基层支部赛成效、展风采,持续打造城投‘党建+’品牌,大力营造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为此,企业活力得到激发。干部职工对企业的发展信心显著增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领导干部是能力席位,不是就业岗位”的理念深入人心,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更加浓厚。
数据显示,2021年天津城投实现营业收入178.77亿元,同比增长14.20%;实现利润总额25.61亿元,同比增长15.82%。企业经营效益实现稳步提升。天津城投负责人说: “当前,集团全体干部职工踔厉奋发,以工作实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深入开展‘迎盛会、铸忠诚、强担当、创业绩’主题实践活动,持续巩固深化改革成果,继续为天津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