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乡村为人民服务——宝坻区史各庄镇的副镇长杨秋静
主持人:
34岁的杨秋静是宝坻区史各庄镇的副镇长,也是本市的第一批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大学毕业后,她选择扎根农村,用年轻人的热情和干劲儿服务乡情民生,做农村群众的贴心人。来听记者肖荻的报道:
2019年,杨秋静作为本市首批农村专职党务工作者,当选方家庄镇小杜庄村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凭着自己的能力、热情,使村庄面貌、村民生活都有了大变化,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去年,杨秋静调入到史各庄镇政府工作,分管民政、残联和疫情防控。虽说是去了“机关”上班,但杨秋静却还是经常往村子里跑,到困难户家中走访。她说:
【录音:去年民政救助的审批权下放到街镇一级了。怕自己批的是不是公正,那时候我就定了一个标准。不管他是救助的,还是特困供养,还是低收入的低保的,都去实地的去看一看,生活的状况,家庭成员的情况,房屋居住的情况。群众申请了,该有的政策尽最大程度的去给大家。】
史各庄镇60岁以上的老人占比超过25%,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较多。在走访过程中,杨秋静不仅关注老人的急事难事,更关注老人的安全事、长远事。白志成是彪家店村的特困供养老人。杨秋静第一次来到他家时,就发现平房的梁柱出现了裂纹,后经鉴定已达到危房级别。可老人觉得盖房子要花不少钱,自己又没有儿女,表示拒绝。为此,杨秋静多次上门劝说,协调了多项政策助困资金,还自己垫了钱。白志成老人感动地说:
【录音:拆房的煤气要1200块钱!杨镇(副镇长),那小姑娘给拿的。我有点感动了,人家既然那样,盖房不能跟人家老较劲。现在已经全弄好了!比以前宽敞了,没有安全隐患。】
从2021年至今,杨秋静和村镇工作人员先后帮助50多户困难家庭获得民政救助,其中有70多岁的独居老人,有2岁多被严重烫伤的孩子,也有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杨秋静尝试在村内设立爱心作坊,从采购原材料到市场销售,都花了不少心思:
【录音:我们有一个村建了一个助残就业点,对接了本地的志愿服务的团队,做一些挂架,小珠子、小串的这种,去挣手工的费用。我现在还发现了一个残疾人,之前是在广东做短视频运营的也特别棒。依托电商平台再卖,参与的群体再去做扩张,就从助残慢慢的变成了助老、助困一点一点的都加入其中了,让老百姓觉得能感受到温暖。】
杨秋静的热忱与执着也带动了更多人参与。虽然受到了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但?爱心作坊在半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了雏形,第一批残疾人培训已经完成。参与爱心作坊的党务工作者张永志说:
【录音:杨镇跟着联系什么的,前前后后跑了不少部门,追着缝隙时间就赶紧促进这个事。对于一些残疾人员平时他是没有收入的,想方设法的都在给这些弱势群体想办法。】
即将参加党的二十大,杨秋静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她说,要把党的大政方针带回基层一线,以实际行动推进乡村振兴:
【录音:就是把老百姓的呼声,老百姓的想法,把期待带到中央。把劲头再给大伙带回来,共同去把我们下一个五年的各项工作任务去完成好,再加把劲好好干,老百姓还会有新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