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文化

主页 > 资讯 > 教育 >

教育

别样“第一课”,开启新学期

发布时间:2023-02-18 15:13:33

最佳答案:2023年2月18日讯:2月7日,天津七中,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保庆面向河东区唐家口街道社区居民开展家校合作公开课。 2月9日,天津民族中学心理健康老师张艳与初三学生交流谈心,纾

  2023年2月18日讯:2月7日,天津七中,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保庆面向河东区唐家口街道社区居民开展家校合作公开课。

  2月9日,天津民族中学心理健康老师张艳与初三学生交流谈心,纾解学习压力。

  13日,本市中小学迎来新学期开学,学生们经历过百余天居家学习生活后又重新回到了校园。课堂里传来朗朗的读书声,久违了!回来了!

  在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眼中,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学期,如果用一个关键词形容此刻的心情,无疑是“回归”二字。同学们回归校园学习,老师们回归课堂授课,师生们回归正常教学生活,线下重逢,倍加珍惜。

  “开学第一课”,老师用怎样一种方式迎接学生回归?重回熟悉的教学场景,学生的心理如何调适到最佳状态?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学校从书记、校长到班主任、任课老师,都做了精心策划、各显其能。有的老师准备了读书分享会,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团结协作的乐趣,尽快把精神状态从居家生活中拉回来;有的学校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视生命教育、生涯规划。还有的学校将公开课搬进社区,把名师的优质课程分享给更多的社区居民。

  少年归来,老师就位,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师生们正在一起向着春天出发……

  回归:学生感受课堂乐趣

  “品读小说《活着》,不仅要读,更要悟。”在寒假前,天津市第四十一中学高二年级的学生收到了这样一份假期作业,语文老师杨惠宇安排学生“陪同”小说主人公福贵展开一场“命运旅行”,希望同学们在“返程”时更加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

  杨惠宇作为援甘支教老师,曾陪同大山里的孩子们共同生活了整整一年。她也曾到经济困难的学生家中走访,城乡生活质量的强烈对比让她有了更多的感触。特别是观察那些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的“留守青少年”,他们普遍缺少来自家庭的关心,渴望被关心,但又像小草一样坚韧生长。城市里的孩子刚好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优渥的生活环境往往会削弱这股韧劲,留这项作业时杨惠宇就说:“借此机会,我希望同学们学会‘共情’。当自己遇到挫折时,能够多一分思考、多一分温情、多一分坚韧不屈的力量。”

  开学第一课,是展示“旅行成果”的时候。这节课不需要学生提交书面作业,而是三五一组,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分享读书心得。有的同学将小说里的精彩桥段转变成舞台剧,有的同学将读后感制作成幻灯片加以展示,有的同学在作家余华的笔触中读出了中国人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困境中求生的决心,更感受到了中国人的善良。

  毅力、决心、善良,杨惠宇听到这几个词后,内心掀起了波澜,起初设置这项作业的目的达到了,这比起做几页试卷的成果要更加珍贵。

  在天津市民族中学,“心理成长与发展生涯”课如期开讲,这一门校本课程早已列入该校的课表中,每个班每周都有一节课。开学的第一课,心理健康老师张艳引导高一年级的同学们学着写“情书”。

  当“情书”二字从老师的口中说出来时,立即吸引学生们的目光,他们窃窃私语,有人嫣然一笑,有人红了脸。张艳看到孩子们的可爱表情,她微笑着说:“今天我们把自己当做倾慕对象,一人分饰两角,为自己写一封情书。站在倾慕者的角度,你眼中的自己有哪些闪光点?当未来遇到困难的时候,如何与自己达成‘和解’并‘携手’度过?同学们,我们一起写出自己对自己的海誓山盟吧!”

  这时有的同学大笔一挥,把自己的优点逐条罗列,洋洋洒洒写满了一页信纸;但有的同学憋了几分钟,一条优点都没有列出来。张艳在课堂上不断挖掘每个同学身上的闪光点,不断营造着温馨的场景。有男生说,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会先蹲下身拥抱自己,再站起来又是一条好汉;有女生说,当我遇到困难时,会紧紧地拉着“你”的手,“我们”都不准灰心,一起走过去。

  “作为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的首个学期在校时间较短,师生间还略显陌生,简单的自我介绍无法达到深入了解的程度。因此我想到了这一招。”张艳介绍,一封“情书”让她对学生有了直达内心深处的了解,也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为什么要以这样一节课开启新学期?杨惠宇老师举办读书分享会,是想把学生们从松散的状态尽快拉回到严谨的课堂,需要让他们感知课堂的乐趣,这是居家学习无法企及的效果。同时,在物质资源不断丰富的今天,要让孩子们的精神世界同样丰富,在学生的思想、品位、修养上加以引领,达到学科的德育渗透效果。张艳老师引导孩子“给自己写一封情书”的设计,更加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她教给孩子们一定要爱自己,只有爱自己才能丰富自己,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才有能力去爱别人、爱这个世界。

  深入:置身一线捕捉鲜活

  新学期伊始,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正处于人格发展完善阶段的青春期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在建立,如何校正筑牢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老师们也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

  2月7日,一堂题为“家校合作,培育栋梁”的专题讲座在天津市第七中学礼堂举行。值得关注的是,这堂讲座不仅面向本校学生和家长,而且深入河东区唐家口街道的居民之中。讲座由天津七中党委副书记、校长王保庆主讲,他从学法明志抓教养、和谐亲子有担当等8个主题入手,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引导家长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关注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变化。

  记者在现场看到,校门向社区居民们敞开,家长们陪同孩子提早赶来,上午10时开讲时,礼堂里已座无虚席。家长们边听边记,有人举着手机将课件拍摄下来,有人拿着录音笔全程录下校长的授课内容,讲座结束前有家长就共同关心的热点话题追问王校长,学校、家庭、社区共同协作育人的氛围高涨。

  “深受启发!”一位社区居民会后告诉记者,“一直以来,我衡量孩子的标准只有成绩,初中时看成绩选高中,三年高中紧盯成绩只为考大学,但之后的人生路该怎么走?我们没想好。”王保庆校长帮他解开了补短板还是扬长板的困惑,接下来他观察女儿的角度会站得更高、目光会放得更远。

  “家校合力、家社联动”这种深入模式是有益探索,天津七中拿出优质的教育资源和社区居民一起分享,社区居民积极性很高,获得感强烈。同样是深入,天津中学的贾欣雁老师将自己嵌入课堂里,从中发现的问题更加“原生态”。

  天津中学政治高级教师贾欣雁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曾获市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奖。很长一段时间,她是专职心理健康老师,那时心情“不太晴朗”的同学与贾老师需要双向“寻找”。而今她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身份嵌入课堂教学,发现自己的专业优势更能得以施展,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据贾欣雁观察,青少年较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是抑郁情绪,行为上好冲动,情绪上不稳定,情绪躯体化表现明显等,厌学、拒学、网瘾等现象时有发生。过去,总是班主任和家长带着有困惑的同学走进“心晴小屋”,请贾老师面对面辅导。“这时我会察觉,越是心理出现状况的同学越难以沟通。”贾欣雁说,“当我对这个学生不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更多是听他在表述,并不能多维度进行观察,对造成困扰的事由也不能全方位了解。”

  当以“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的身份进入课堂授课时,她遇到的难题解开了。日常授课这件事更像是抓手,“真正深入学生中间,我能够及时关注、及时介入、及时化解,不至于让他们在不良的情绪中走得更远。”贾欣雁说。

  贾欣雁最多时在4个教学班授课,200多名学生,课上和课下,老师都能近距离地观察到学生的情况。同时,老师们集体办公,她也能从班主任那里获取到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贾欣雁举例说,有名同学最近有些“小郁闷”,原因是和父母产生了矛盾,深层原因是家庭结构压力所致。在课堂上,她会格外关注这名同学情绪的变化,关注他和同学的交际是否有改变,并利用课间和他聊天,从成年人的角度帮孩子解开心中的困惑。

  从贾欣雁的实践中能够看到心理健康老师深入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同时她希望越来越多一线的年轻教师能够掌握心理咨询技能,以帮助到更多的同学。

  观念:让每个孩子都“发光”

  日前,市教育两委下发《关于做好2023年春季开学安全工作的通知》,对新学期校园安全工作做出周密部署。通知中的第一项便是“心态引导”,让孩子们以积极、乐观、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学期。从另一个角度看,人们不禁思考:我们孩子的心理素质是不是变得更“脆弱”了呢?

  记者发现,杨惠宇通常将三字名字的同学简化成两个字,在这位“80后”老师看来,这么称呼透着亲近感。“‘杨惠宇’与‘惠宇’同样都在喊我,但哪个听着更亲切呢?毫无疑问是后者。”杨惠宇从一处处小细节中发现了师生融洽的秘诀。她在新学期会给同学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同时也会在课堂里更多组织团队活动,让每名学生都有参与感,因为有付出才能有更多的收获。

  2月9日是民族中学新学期前的返校日,记者细心观察校党委书记刘芃对学生们的称呼——“宝贝!欢迎你们回到学校!”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一声“宝贝”透着融融的暖意,让久别的校园重新有了家的温馨。

  1991年是刘芃第一年参加工作,作为班主任,她的学生是“75后”及“80后”;如今她是校党委书记,面对的是“05后”和“10后”,刚好是两代人。这一声“宝贝”放在30多年前,她喊不出口,那时师生间似乎有着明显的长幼关系,即使他们的年龄差距并不大。而如今,她习惯以“宝贝”称呼学生,一是因为自己的年龄和阅历在增长,二是也更需要适应当下的语境表达。

  刘芃说,现在的信息太发达了,不仅是对学生,对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冲击都不小。孩子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了,他们并不是更脆弱了,而是个性愈发独立,渴望彰显自我。她说:“新学期,民族中学初高中1800多名学生,每个人都要‘发光’,要平等地给每一名学生登台发言、展示自我的机会。老师们要不断发现学生们的点滴进步并大声表扬,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只有每个人都‘发光’,他们的内心才不会‘落灰’。”

  新学期,别样的“第一课”,育人环境和学习氛围更加浓厚,这份醇厚的味道体现在每一处细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