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署宣传,参与热情不断提升
学校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学校是以教务处为中心,以年级组为单位,统筹安排、精心设置课后服务的内容。学校以家长会的形式对全体家长进行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宣传,课后服务的报名坚持尊重家长意愿和满足学生需求的原则,建立家长申请、班级审核、学校统一实施的工作机制。随着课程内容的不断丰富和开设,学生参与人数也在稳步增加。
课程优化,提质增效满足需求
为了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塘沽福州道小学全体教师通过多渠道了解家长和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切实满足家长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课后服务课程分学业辅导和兴趣拓展两部分。放学到17:30为学业辅导时间,学生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辅导,确实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学生们学在其中,收获满满。让学生真正做到“作业不回家,知识盲点不累积”。每周的培优固基课程,语文、数学、外语教师分别精挑细选有针对性的习题,采用习题小卷、PPT精选题型、习题纸等形式,将习题划分为巩固基础与培优训练两部分,完成后老师进行批阅讲解,让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得。
特色课程,延时课服展个性
为打造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学校充分挖掘教师潜力,建构文化传承、益智创新、艺美实践、运动健康生命安全五大主题个性化课程群,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别开设歌曲鉴赏、编程思维、科技天地、创意美术、音乐欣赏、棋类活动、手工折纸、诗词传唱、儿童画等课程。为充分释放孩子天性,学校组织花样跳绳、啦啦操、球类活动、室内手语操等体育课程。为丰富课程内容,学校还将聘请曲棍球、街舞、篮球、水球等专业教练走进课堂,全方位提升课程质量,保证孩子们在参与课后服务过程中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灵活机制,温情课服暖人心
考虑低年级学生学业负担小,处于身体发展关键期,老师们积极开发“室外活动课程”作为补充,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增加学生户外游戏时长,学生从课内走到课外,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为避免学生在课服期间出现饿肚子情况,学校告知参加课后服务的学生可以自带下午加餐的食品。根据家长意愿,学校实行“弹性离校”,学生可任意选择17:30和18:30两个时段离校。但有的学生因为自身原因可能提前离校,学校针对这种情况,在家长有托管需求的基础上提出申请,履行离校手续后在有家长接孩子的情况下便可提前离校。
“高质量的课后服务是‘五育’并举的演练场,也是激发潜能、个性成长的活舞台。服务内容与学校特色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相结合,创设多元时空,释放天性、培养兴趣、发展特长,是增强课后服务吸引力的一大法宝。学校会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品质,打造优质的课后服务课程。我们坚信,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塘沽福州道小学校长宋春霞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