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高不可持续囤货还要适量 菜价供应有保障

时间: 2021-11-09 15:33:03   来源:北方网
   内容提要: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随着供应增加,超市的蔬菜价格比前期回落明显。

  天津北方网讯:近日,商务部印发《关于做好今冬明春蔬菜等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稳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的需要”。

  本来,这只是政府部门对市民的生活建议和善意提醒,却引发过度解读以及误读。在一些人看来,“储存生活必需品”就是“囤货”的意思,既然政府部门鼓励,那照着做就行了。于是,外省市一些地区出现了抢购现象,在一些超市,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出现了暂时性的缺货。

  前不久,北方地区的大中城市蔬菜大幅涨价,菠菜等叶菜价格涨到每千克10元以上,很多居民对此印象深刻。同时,叠加汽柴油、煤炭、原材料等涨价信息和寒潮来袭等,居民对生活物资的涨价预期变得愈发强烈。部分居民有了焦虑情绪。

  储存生活必需品,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之举,原本值得提倡;但过度解读及误读,集中囤货采购,会引发市场供应紧张,甚至产生不必要的浪费。据了解,激发居民囤货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他们担心这些生活物资会大幅涨价。那么,蔬菜供应是否有保障,其他生活物资销售渠道是否畅通,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会大幅涨价吗?记者对此展开了专项调查。

  菜价已回落 供应有保障

  11月2日,记者来到南开区复康路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在生鲜食品区,记者了解到,当天,刚上架了一批平价大白菜,售价为每千克1.98元,一棵白菜的价格为4至5元。正在超市选购蔬菜的居民梁先生欣喜地说:“我一周前也买过白菜,一棵要13元,当时挺吃惊的。这几天菜价降下来了,5元就能买到一棵大白菜了。”

  梁先生注意到,菠菜价格也降下来了,每千克8元。10月20日左右,菠菜的价格一度达到每千克20元,其他叶菜的价格也在每千克10元以上。在他的印象里,菠菜、小白菜、生菜、油菜等叶菜,在社区农贸市场里都是一捆一捆的,往年,一捆才2至3元。而上个月中下旬,买菠菜也需要一棵一棵地数,菜价的上涨幅度让他颇感意外。

  在该超市蔬菜区,记者看到,青辣椒、黄瓜的价格为每500克4.99元,西蓝花的价格为每500克6.99元,菜花的价格为每500克5.99元。超市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品种的价格已经明显下降,两周前,这些蔬菜大部分价格都在每500克8元以上。近期供应充足,价格下调了不少。随着降价,销量也明显上升。

  然而,一些蔬菜的价格仍处于高位。例如,长豆角的价格为每500克7.99元;荷兰豆的价格为每250克8.58元,折算下来,平均每千克达到了34元。工作人员介绍,这些蔬菜的主产区在南方,需要远距离运输。当前,正是本地菜和南方菜换茬的节点,本地大棚生产也需要时间,所以这些生长期长的蔬菜,价格暂时还在高位上。

  消费者梁先生透露,现在超市和农贸市场的蔬菜品种有很多,市民可以有多种替代选择。例如叶菜价格高的时候,消费者可以多吃土豆、洋葱、胡萝卜等根茎类蔬菜。生长期长的茄果类价格高的时候,消费者可以选择生长期短的蔬菜。除了新鲜的蔬菜外,消费者还可以选择脱水蔬菜包,这类产品可以大规模生产和长时间储存,营养价值和新鲜蔬菜相差不大,价格也稳定得多。“在蔬菜价格高的那几天,我就买过脱水蔬菜包。”梁先生说。

  政府储备菜的投放,平抑了价格,缓解了供应紧张的形势。从11月2日起,本市一些连锁超市和商场投放了首批土豆、洋葱、冬瓜和娃娃菜,价格比市场价低,吸引了很多市民选购。

  静海区大邱庄镇津美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凤山介绍,9月下旬和10月上旬,北方地区连续降雨,一批蔬菜受灾,露天种植的菠菜等叶菜类蔬菜,也因阳光寡照生长缓慢。阴雨天气过后,种植户抓紧补种了一批蔬菜,叶菜类生长期在30至40天左右,现在已基本恢复供应,所以价格很快就回落了,一些南方菜也会快速补足市场缺口。

  11月5日,西青区当城蔬菜批发市场价格监测显示,菠菜、芹菜、油麦菜、生菜、油菜、小白菜等叶菜类的价格分别为每千克4.5元、5.1元、5.6元、5.3元、3.6元、2.1元,基本恢复到常年水平,比前期下降明显。黄瓜、丝瓜、西蓝花、菜花的价格相对较高,每千克6.7元、11元、8.9元、5.9元,但也比前期下降了不少。

  在红旗农贸市场,11月4日,一些社区居民组团前来采购蔬菜。一位居民约上几位邻居,去市场采购物资。她想要购买黄瓜、西红柿和大白菜等10来种蔬菜,共计超过30千克。商户提醒说:“普通居民没必要买这么多。随着换茬期结束,大量南方菜、本地大棚菜上市,这些蔬菜都会降价。”

  除了这位商户婉拒客户囤菜的冲动,还有一位粮油商户劝告消费者不要抢购大米和食用油。11月3日一大早,一位陌生消费者要采购300千克大米和50千克豆油。这位粮油商户了解到,消费者是普通居民,并不是开餐馆和超市的。他善意提醒对方:“你没必要买这么多,囤多了很可能导致浪费。再过十来天,等大量新米上市后再来买。”有不少前来抢购和囤货的市民都被他一一婉拒了。

  “双11”电商节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记者在某电商平台发现,近日,方便面、牛奶等食品出现了缺货现象,这与一些居民的抢购和囤货相关。多家社区团购平台将部分生活必需品设置为“限购5份”,这也是拒绝消费者大量抢购和囤货的举措。

  囤货不囤货 代际有差异

  河东区一小区楼内,近些天多了一些蔬菜。三楼有两捆大葱,四楼有一堆土豆,二楼还放着几挂6月份的大蒜。居民们走在楼道里,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活气息。然而,有居民对此表达了担忧:“大葱放久了容易腐烂,且影响居民出行。这里是公共空间,不是哪一家的菜窖。”除了影响出行外,一些干枯的菜叶也容易成为消防的隐患,这个问题很值得人们重视。

  除楼道里囤菜外,还有居民把阳台空间腾出来存上了蔬菜。在南开区王顶堤一社区,近期居民们发现,一些住户的阳台变得丰富了起来。一位居民购买了50多千克大白菜,全部放在阳台上;还有居民买上了几大捆葱,也放在了阳台上。远远望去,就像各家的菜园子一样。

  河西区居民王欣怡,今年62岁。上周,她囤积了几十千克大白菜。她说:“这个卖大白菜的农户是河北唐山玉田的。半个月才来一次,一车卖完了就走。下一次指不定去什么地方,想买就买不到了。”王阿姨的女儿对母亲的囤菜行为深感不解:“现在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哪儿都能买到大白菜。真是想不明白,囤那么多大白菜干什么?吃不完都坏了……上一次跟风囤积食盐,吃了一年多才吃完。”

  据女儿回忆,母亲往年也有囤菜的习惯,萝卜一买就是一箱子,土豆一买就是一袋子。今年不仅囤了白菜,还要去买5袋大米、4桶大豆油。而且,母亲振振有词:“生活一定要有规划和前瞻性。咱家一个亲戚在东北,今年7月就买了过冬用的煤,当时还不到1000元一吨,结果9月底涨到2000多元一吨……”

  一位年长的大爷说起,上世纪90年代初,很多居民住平房带院子,那时候空间大,很多居民有储存过冬的大白菜和煤球的习惯。当年,一到11月份,很多居民院子的角落里都堆着一堆萝卜、白菜和煤球。后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繁荣,物资早已不再匮乏,囤货的意义就不大了。但是,一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还延续着当年的生活习惯,这和生活在物质富裕时代的人相比,必然有观念上的差异。

  后来,王阿姨一家人经过合计,决定只购买一个月用量的大米和食用油,不囤积过多的商品。他们观察到,近期国家相关部门正在加强宏观调控,原材料和能源市场的供应紧张局面正在缓解。生活必需品如米面粮油等并没有明显的涨价信号。而且上游商户反映,随着秋收和应季产品的上市,一些生活必需品供应有保障,价格还会稳中有降。囤货过多,实在没有意义。

  红旗农贸市场的一位粮油供应商反映,多年来经营生活必需品,为本市的商场、超市和社区菜市场里的商户供货,极少发生长期缺货和高价现象。一个品种缺货后,很容易找到其他供货商来替代;而且市场规律也在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高价吸引其他供应商加大供给,供需平衡后价格自然会回落。

  跟风种养殖 此举不可取

  在部分叶菜因供应紧张而价格上涨的同时,大葱、生姜的价格却处于低位,种植户为此十分闹心。今年春季,大葱需求旺盛,但供给不足,当时达到每千克20元,一棵葱卖到5元甚至10元以上,让人们想起了往年“向钱葱”“蒜你狠”“姜你军”等农产品价格暴涨的情况。此后,一些农户加大了大葱的种植量,等到近期收获时发现,供应量大,只得降价销售。后期,大葱的批发价跌落到每千克5元左右,一些种植户只能赔钱甩卖。

  生姜也是如此,去年收获季,生姜的地头批发价格达到每千克10元,种植户收益颇丰。今年,山东省部分地区的种植户扩大了生姜的种植面积。近期,因供应过剩,生姜的批发价跌到了每千克4元。2019年下半年,猪肉的价格曾冲到每千克60元,此后,很多养殖户加大养殖,等到今年上半年,生猪的产能超过市场需求,近期,出栏价跌破盈亏平衡线,很多养殖户出现亏损。

  在上个月叶菜价格暴涨的背后,除了天气因素外,也有种植户“弃种”的因素。一家蔬菜合作社负责人透露,去年,部分品种的叶菜种植量大,供应过剩导致价格暴跌,今年纷纷弃种。然而,弃种之后,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又再次暴涨。

  一轮轮暴涨暴跌,如过山车一样的行情,影响着农产品市场的供需和市民的生活;同时,种养殖户也在不稳定的行情中盈亏不定,不少人因亏损过大而出局,下一轮供需紧张和暴涨行情也即将到来。如何选择种植品种获得稳定的收益、以便长期在市场上立足,是摆在种植户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政府部门发挥引导作用、从源头保障菜篮子工程持续发力的方向。

  据中国蔬菜协会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蔬菜协会承担了全国蔬菜生产信息监测预警项目,定期发布蔬菜地头价的信息,种植户可以用来参考。一些相对往年价格暴涨的品种,种植户切不可以赌徒的心态扩大种植,否则会因供应过剩而亏本。此外,农业主管部门或协会也可以通过种子、农资等销量大数据监测相关品种的种植规模,对一些明显扩大种植量的品种予以警示,从而避免农户的跟风种植。

  在农产品稳定供应方面,一些合作社也在探索。津美蔬菜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张凤山介绍,合作社和一些大客户如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签订了长期协议,协议价格相对稳定,可以避免市场波动带来风险。同时,不跟风种植、炒作热门品种,按计划种植和生产,保持定力和一份初心,这样才能稳稳获得效益,也是长久生存之道。(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热门推荐
凯迪拉克CT5豪华型音响系统调整为9扬声器凯迪拉克标准音响 售价依然为29.97万元
2022款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换上AMD Ryzen芯片 硬件会对续航造成小幅影响
大疆DJI Mic无线收音系统正式开售 设备重量不足30克
酷派COOL 20 Pro星空限量版正式上市 配备8GB内存与256GB存储
努比亚新音C1真无线耳机正式开售 综合续航超过40小时
丰田油电混合动力车型中国销量突破150万台 平均每一天超过1000人成为丰田混动新车主
摩托罗拉moto edge X30全新固件版本正筹备中 主摄拍照体验将更牛
一加6和一加6T官方支持已结束 2021年11月补丁更新是最后一次更新
新一代蒙迪欧将于年内在长安福特国产上市 拥有更大的车身尺寸
苹果将在今年年底发布新一代Mac Pro 最顶配版本将搭载4个M1 Max处理器
荣耀折叠屏手机Magic V发布 采用三体星环摄像头设计
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发布2022年战略重点,开启跨境电商品牌出海新时代
苹果计划最早在2023年发布配备5.7英寸显示屏的第四代iPhone SE
天津研究在东疆保税港区规划建设水上通用机场 发展短途运输等新业态
苹果将在2022年底发布第十代iPad 或支持5G使用A14处理器
理想X01路测谍照曝光 有望今年4月-6月发布
推荐图文
热点推荐
点击排行
滨海文化 |  资讯 |  书画 |  文娱 |  访谈 |  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