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下午4点,记者走进天津经开区第二小学的校园,教学楼里传出朗朗的读书声。当天下午放学,课后服务课程开始后,孩子们在老师的引领下,正在读着新学的课文。据悉,该校的课后服务以“5+2”形式进行安排,每周安排5天,从周一到周五,每天安排丰富的活动内容,以学业辅导和个性课程为主。学业辅导是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答疑辅导。教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做好反馈,加强作业面批,做好提优补弱工作。个性课程则主要是学科拓展性课程,将拓展活动与“新儿童教育”五大课程群结合起来,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该校各年级根据具体情况开设了开展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科普、文体、艺术、劳动、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等,加强课内与课外的结合,提高了学科学习的品质。

为保障课后服务的品质,天津经开区第二小学全体任课教师和行政人员全部参与,负责课后服务课程的教学以及巡视检查、应急处置等工作,在丰富学生们课后服务内容的同时,也让家长放心,真正让“双减”政策落地见效。

三年6班的学生陆昱淞报名参加了学校民乐团的活动,她告诉记者,她平时就喜欢音乐,参加民乐团大大提升了她弹奏乐器的水平。“现在全部作业在学校就能完成,我在家也有更多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了!”陆昱淞欣喜地告诉记者。据悉,该校民乐团利用课后服务的平台,组织学生们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排练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孩子们乐器演奏水平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得到了大家的青睐。

此外,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天津经开区第二小学的课后服务工作,在选择和活动方式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结合学校办学特色,该校发掘教师才能、整合教育资源,根据参加课后服务参加人数、各功能教室场馆运用、疫情防控等工作情况,合理设置了篮球、围棋、绘画、手工等32项活动内容,并以校级活动和年级活动两条主线开展课后服务,让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中享受幸福、健康成长。同时,该校还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活动方式,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在每个时间段融入“活动课间操”舒缓学生的身体,寓教于乐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兴趣度。

“学校在‘双减’政策出台以后,努力做到三个提高,第一个是提高作业的质量,第二是提高课堂的质量,第三个是提高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受益。” 天津经开区第二小学相关负责人介绍。
下一步,该校还将对课堂提升、作业优化进行细化,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拓展服务资源,让学生更好地回归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