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北辰区张湾村明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图为北辰区张湾村明代沉船遗址考古发掘现场。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5月28日从本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传来消息,本市北运河北辰区张湾村段整治清淤改造工程施工中发现一处明代沉船遗址,这是天津考古史上第一次发掘与发现大运河沉船。经鉴定初步认定为明代沉船遗址。倾覆的沉船出土时呈倒扣状态,考古人员近日将其整体起吊翻转,并运输到元明清天妃宫遗址博物馆。
在北辰区双街镇张湾村东南明代沉船遗址现场,记者看到,发掘工作进入尾声。截至发稿时,共清理出明代沉船两艘,出土元、明、清时期铜、铁、瓷、陶、骨、木、竹等不同质地文物及标本600余件。
在沉船发掘现场,天津文保中心专家向记者介绍,两艘木质沉船埋藏于距离地表约5.5米深的现北运河河道内的沙土层,第一艘损毁严重、整体结构无存,仅在现场发现大量不完整船板,在沉船点周围散落丰富的遗物,城砖和韩瓶【①】数量最多,还见有青釉瓷碗、刷子、骨簪、船钉、铜钱等遗物,伴随出土的还有牛、狗、猪等动物骨骼。
通过考古勘探,在第一艘沉船的南侧约20米处,又发现了一艘明代沉船,整体保存完好,两侧舷板有损坏,呈东西向覆扣在北运河河道底部,头东尾西,全长约12.66米,底部最宽处达2.2米,整体为齐头齐尾、平底。在船板之间的缝隙处有明显的用防水材料修补的痕迹。现场专家告诉记者,这只有等到沉船整体吊装回室内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时,才能解开这处裂缝的造成原因和修补材料之谜。在这艘船周边还散落着大量船钉,以及瓷碗、陶罐、铜钱、麻绳等文物。根据沉船所在层位和出土器物的年代初步推断,两艘沉船的年代应为明代。
张湾明代沉船是天津考古历史上首次科学考古发掘与发现大运河沉船。北运河天津段是我国京杭大运河漕运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记载北运河修建于金代海陵王在北京建中都之后,目的是南粮北运、保障首都供给,元、明、清三代延续使用和修建。这次发现的金代钱币、元代瓷器、明代沉船以及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大量生活器皿,清晰地反映了北运河始建与使用的历史过程,为天津市运河申遗提供了重要实物证据。
此外,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后,首都粮食供给主要依靠内河漕运,北运河天津段是漕船必经之处,根据沉船尺寸、形制、所载物资推断,该船可能为明代内河漕运中的“剥船”【②】,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漕运、水利、交通以及船舶发展史都有重要价值。
图为现场发现的部分遗物(翻拍照片)。渤海早报记者 王晓明 摄
【名词解释】
1、韩瓶:一种流行于南宋和元朝时期的瓷瓶。韩瓶外形瘦长,大多高19厘米,最凸处直径10厘米,瓶口径6.3厘米。它是当时军队士兵用于取水的工具,其功能相当于现在的军用水壶,这些器具的发现对当时的文化、军民的生活习性研究有很大帮助,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之所以通称为“韩瓶”,相传这种陶罐是南宋名将韩世忠攻打金兵时,军队里士兵用的汲水器。
2、剥船:剥,通“驳”。明萧良榦《拙斋十议·优恤船户议》:“今剥船所剥之粮,则犹官粮也。”
遗址考古首次使用三维激光扫描仪
动态记录沉船发掘过程
记者5月28日从明代沉船遗址发掘现场获悉,天津市对该遗址发掘首次使用了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实现整个发掘过程的三维立体动态记录,作为原始资料直接存储在电脑中。
据介绍,此次发掘采用多种现代技术手段,最大限度提取遗存及周边环境信息,并邀请文保、测绘、水利、文史等方面的权威专家参与,为出土木船提供本体保护、三维测绘、全景漫游航拍、沉船原因分析展开多学科协作,最大限度保护、留存与还原沉船及周围环境的历史。参与此次明代沉船发掘的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师白成军介绍,与以往的传统照片相比,照片只能拍平面图像还有可能造成遗漏和失真,而三维激光扫描仪扫描结果直接显示为点云(由无数个点以测量的规则在计算机里呈现物体的结果),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的空间点云数据,快速建立结构复杂、不规则的场景三维可视化模型。通过三维激光扫描仪可以将此次发掘动态完整地保存下来,在计算机中形成三维立体图像,这些图像按比例放大即可还原实物。(渤海早报记者 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