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对唐山高新区来说,科技无疑是根本。
然而,1992年4月奠基时,唐山高新区有的只是一片空旷土地。高新技术从何而来?这是一个绕不开的问题。
此时的母城唐山,恰恰困扰于高新技术。
唐山,因煤而建,因钢而兴,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曾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五个第一”。然而,煤炭、钢铁、水泥虽一度给唐山人带来了荣耀,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缺乏科技含量成为唐山人挥之不去的阴影,惟有高新技术产业才预示着辉煌的未来。
于是,1992年1月,唐山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成立唐山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从而走上了以高新技术产业引领传统产业发展的路子。从1992年4月1日诞生之日起,唐山高新区就肩负起了科技兴市的历史重任。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水平的科研机构无疑是基础。为此,20年来,唐山高新区孜孜以求——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世界著名科技强国——日本。依托原唐山市电子设备厂的电子工业基础,向日本著名世界500强企业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等大公司、大集团抛出了橄榄枝。1994年,日本松下来了,成为唐山高新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国家顶级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热情相约下,中科院在唐山高新区成立了唐山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这是中科院在我国北方地区建立的第一家与地级市合作的技术研发与转化机构。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国家和河北省重点高等院校。与清华大学共建了清华—唐山产学研合作办公室,与河北工业大学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河北联合大学共同建设了嵌入式软件平台,利用高校现有实验室和科学仪器设备为中小企业提供嵌入式软件检测与仿真服务。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海归。设立了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与唐山市政府共同管理的唐山留学人员创业园。
他们把目光瞄向了唐山市渴望兴办高科技企业、欲在科技兴市方面大展身手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盛邀之下,许开成、赵树彦、张力新等一批民营企业家携高新技术项目落户唐山高新区。
大视野、大气魄、大蓝图。引八方之水浇育科技之花,使唐山高新区成为唐山市、河北省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科技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