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出了深圳机场,沿着高速路往惠州方向走,大约50分钟车程,便到了惠州高新技术最为集中的区域——仲恺高新区。落户惠州的高新技术企业一半以上聚集于此,包括三星、索尼、LG、科锐等世界500强,还有本地的明星企业TCL、德赛、华阳……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手机生产基地之一,世界上十分之二的手机从这里出去;这里还是全国LED产业链最完整的地区之一,聚集了从外延片、芯片封装、背光源、显示屏到照明应用在内的各种研发机构、生产企业……
所有这些,构成了惠州经济命脉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惠州的抱负在珠三角九市的坐标中,惠州的经济发展远不如毗邻的深圳与东莞那般显赫。连带仲恺高新区,也在珠三角的区域明星中寂寂无闻。
这个城市是除深圳外距离香港最近的地方,约90分钟车程,比东莞更接近香港。但曾因错失了改革开放初期最好的机遇,惠州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依靠“三来一补”起家的深圳和东莞,甚至边缘化于诸多珠江三角洲的明星城市之中。
直到改革开放前,在数千年的农耕文明中扮演着文化和经济中心角色的惠州,在当地还流传着“宁可在惠阳食粥,也不去东莞吃饭”的民谣。但后来渐渐地被另一句惠州本地人的牢骚所取代:“20年前,东莞是惠州的;30年前,深圳也是惠州的;160年前,连香港都是惠州的。”
此间的落差,尽显无奈。
于是,在之后漫长的时间里,惠州开始了艰难的追赶。
但这种追赶刚开始并不顺利,惠州走了一些弯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它曾与海南、北海一起以房地产业吸引全国的淘金者们前来淘金,终也一起因地产泡沫破灭而陷入发展困境。但相比海南和北海,惠州已经算幸运。缘于地缘政治的优势,从困境中走出的惠州很快追随了其他珠三角兄弟城市的工业化道路。
助其加快工业化进程的两个引擎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的两大国家级开发区: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前者主司石化产业,后者主司电子产业,共同形成了占据惠州工业产值绝大半江山的两大主导产业。
有人说,仲恺是惠州未来的希望。这当然会有不同意见。但至少,仲恺高新区现在踌躇满志。
仲恺的信心
2010年2月,成立于1992年的仲恺高新区迎来了历史性的拐点。
为这个区域的命运带来历史性转变的是惠州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决定》。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向《中国经济周刊》介绍:根据这个决定,仲恺高新区被赋予了行使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县一级行政管理权限,建立高新区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将陈江、惠环、沥林、潼侨、潼湖等5个镇(街道)和4个工业园区纳入仲恺高新区旗下。管理范围和权限的扩大带动了仲恺高新区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也将仲恺高新区带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杨鹏飞他们获得了一百多项行政审批权限。“这样,在整个行政管理的过程中以及在项目审批的过程中,我们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协调顺畅,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明显提高。”他说。
毫无疑问,仲恺高新区迎来了20年来最好的战略机遇期。在科技部国家火炬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副主任杨跃承看来,仲恺高新区所进行的这种集约发展的改革和创新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高新区的体制是最重要的,没有好的体制机制创新做保障,到了一定阶段很难再发展”。
在此之前,这个高新区曾面临过被摘牌的危险。
2007年7月,仲恺高新区管委会书记钟一尔刚被调任此处时,仲恺高新区在全国54个高新区的综合排名大约在50名左右。“再搞不好就要被红牌警告了,你说我的压力大不大?”钟一尔分析,“那时候,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已经很少,大批项目不能入区,减缓了高新区经济发展速度。而且,体制制约,如财政体制制约,造成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高新区内公用基础设施欠账太多。原有的工业布局受限,仲恺改革扩大的需要已经很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