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28日清晨,天津市遭遇了今冬最浓雾天。市气象台昨晨发布了大雾橙色预警。此次大雾一出现就表现得很强势,津城大部分地区能见度都在500米以内,雾气最浓的时候,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10米。不过,今天小雪伴随大风又开始光临天津,最高气温仅3℃左右,外出要穿上棉衣了。
大雾来得突然散得快
这次大雾的强度超过了上一次,也成为津城今年下半年以来出现的最浓的大雾。昨天上午,大雾造成了津城全部高速公路关闭,航班也不能正常起飞。但是雾气来得快,也散得快,接近午间的时候,津城北风渐起,大雾逐渐消散。天津市气象台介绍,截至下午3时许,天津地区的北风已经达到四级左右,东北路径过来的冷空气也可以算做这次较强冷空气的前锋,大风光临之后,天津的能见度立刻就好转了。
今日体感温度最低可达零下6℃
记者注意到,气象台已经把之前的“雨夹雪”预报改成了“小雪”。天津市气象台专家预计,今天凌晨至白天,津城降雪的可能性还是挺大的。预计天津的中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甚至会形成中雪。而且今天,雪还伴随着陆地四到五级的东北风,海面风力达到七八级,外出更显寒冷。今天本市的最低气温市区可能在零下1℃,最高气温仅有3℃左右。比起昨天午后7℃多的气温来说,降得不算多,但体感温度最低可达零下6℃,而且未来几天本市的气温都会偏低。
今冬初雪来得不早也不晚
市气象台专家介绍,津城往年冬季初雪的时间在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居多,所以今年的初雪虽然不算特别早,也不算特别晚。由于今年入冬的时间也偏晚于常年,与2010年入冬时间很相近,但初雪时间却比去年早,2010年的初雪出现在12月13日,但雪量只有0.4毫米,而2009年的初雪出现在11月1日,是津城22年以来最早的一次初雪。记者梁爽通讯员赵刚

-大雾·烦恼
上班迟到:昨天由于大雾,不少高速公路都被迫关闭,这也让不少坐班车的上班族被迫迟到。津仓高速静海前毕庄收费站封闭,导致多趟由静海开往市区方向的大巴只得更改线路。“平时就算不走高速也只需要40多分钟就能到达市区,而今天却用了近一个半小时。”家住静海在市区上班的张女士说,因为大雾的原因,不少像她一样的上班族都迟到了。
汽车没电:驾龄仅一个多月的小王,昨天算是第一次遭遇大雾天气。“我一路减速慢行,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小王说,为此,他将车的大灯打开,却一直忘了关,晚上下班的时候才发现,电瓶没电了。无奈之下,小王赶紧到就近的汽车修理店修车。
“到了晚上,已经有七八辆车因电瓶没电而来此修理。”河西区广东路附近一家汽车修理店的师傅说,车主都是些新手,大雾天开了大灯没及时关,导致耗尽了电瓶内的电。新报记者王渐见习记者郝颖佟芳王曾实习生王月焜摄影胡凌云吴迪
-大雾·影响
机场: 11月28日清晨,津城再度被大雾笼罩,这是继本月16日之后的第二场强浓雾。受此影响,天津机场能见度无法达到起降标准,34个出港航班和22个进港航班延误,取消航班16班,受影响旅客约3400人。至中午11:44,大面积航班延误应急状态解除。新报记者张琦
港口:昨天上午,天津港海域的能见度有时不足50米,从天津各边检站了解到,由于受大雾影响,天津港航道封航,进出天津港的50余条船舶动态推迟或推迟。新报记者曹宝艳通讯员王文信韩凌许力王晶王振宾
公交:昨晨大雾,又赶上周一,本市各路公交车都出现了客流爆满的场景。早高峰客流量同比增幅超过四成,市区平均候车时间超过了10分钟。9:30之后,早高峰客流才缓解。新报记者杜娟通讯员王威陈涛
高速:昨日上午,连接天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重要通道——津滨高速公路因为大雾一度单向关闭,仅开放天津至滨海方向的单侧路面,并由交警引导通行。11:15,津滨高速恢复全线开放。新报记者余璐王晶
-大雾·应对
昨天,交管部门启动三级交通疏导预案应对普降大雾天气。各交警支队、大队千余名交警在主干道路及区县主要公路实施交通疏导,交通巡查车重点在交通早高峰车流集中道路及路口高频率巡查,有效减少了因降雾能见度低引发交通拥阻隐患。新报记者李柏彦通讯员杨毅王栋
雾天车祸多 快速路成“重灾区”
前天晚上开始,一场大雾突降津城,让出行的人们措手不及。夜间大雾导致事故频发,快速路成了“重灾区”,4公里的路段就有3起交通事故。
津昆桥:三车追尾两车刮蹭
原本一起普通的追尾事故,正当两车司机协商时,突然又有一辆面包车从后面飞速开来,再次发生撞击事故,导致两人受伤。
前天21:30左右,津昆桥上由河西区往河东区方向,一辆吉普车与一辆三厢夏利车发生追尾,夏利车尾部受损严重。据夏利车内乘客介绍,发生追尾后,夏利车司机和吉普车司机正在协商如何处理事故时,突然听到后面“咣当”一声,夏利车司机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巨大的冲击力甩了出去,倒地受轻伤。
当现场的人们反应过来时,发现一辆银色面包车又撞上了吉普车,面包车挡风玻璃全碎,前部变形严重,司机卡在驾驶室不能动弹。消防员赶到后,将车辆破拆才把司机救出。据吉普车司机介绍,由于大雾天气,桥上视线不好,才与前面车辆追尾。
津昆桥上三车追尾事故还没有处理完,在距离事发现场仅仅10多米的地方,一辆大货车与红色马三发生刮蹭。轿车左侧车门被挤变形,所幸司机没有受伤。据大货司机介绍,行驶至桥上时,视线不好,临近才发现前面有事故警车闪灯,大货司机赶紧向右侧避让,由于大货车底盘高,没有看清右侧的轿车,于是发生了碰撞事故。
卫昆桥:燃油助力车钻入货车轮下
前天22:50左右,卫昆桥上由河西区往河东区方向,一辆大货车由于故障停在路边。司机打开双闪并在车后50多米的地方放置了警示标志。正在修车时,司机突然听到车后“咣当”一声,下车发现一男一女连同一辆摩托车钻入货车轮下,二人伤势严重。司机赶紧报警,并通知了伤者的老乡。经过急救人员初步诊断,受伤男子头部损伤严重,女子腿部骨折。而据受伤女子称,上桥时由于视线不清,并没看到前面的车辆。本组撰文新报记者王渐见习记者郝颖佟芳王曾实习生王月焜
-相关新闻
昨天一上午,车险公司客服部的电话铃一直响,工作人员不停地接听报案理赔电话,并详细记录相关信息。
“昨天话务高峰时段出现在10:00左右,一个小时内工作人员共接入了763个电话。”据人保车险汽车理赔客户服务部的徐经理介绍,天气恶劣的情况下,车辆理赔报案的电话会明显增多。不过和他们的预计相比,这个数字还是少了不少。在徐经理看来,这和很多司机雾天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是自觉降低车速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