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滨海高新区一景。(中国网·滨海高新 新闻图)
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记者在天津滨海高新区获悉,2010年度“滨海高新指数”为172.95,较2009年增长23.19%,较2008年增长72.95%,近两年年均增长31.5%,增长势头强劲。包括产业发展能力指数、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和环境支撑能力指数在内的二级指数大幅攀升,特别是环境支撑能力指数,2010年较2008年提高181.91%。三级指数方面,人才环境(407.94)、财金支持(285.24)、国际接轨(207.87)、产业发展(185.17)和创新产出(179.91)五个方面大幅提高。充分展示出滨海高新区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作为滨海新区领航区的引领作用。
综合指数运行情况,主要监测结果如下:
一、滨海高新区产业规模迅速做大,为科技创新和引领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数据显示,滨海高新区两年来生产总值增长50%,企业总资产增加2.25倍,上缴税费总额增加1.54倍,企业综合实力、区域整体竞争力显著提升,在科技创新、资源集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有效支撑了滨海高新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模式。
二、高端创新资源加速汇集,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成果转化加速进行
千人计划领军人才数增至10人,博士人数达406人,增幅50%。反映出2008年以来,滨海高新区先后推出的鼓励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鼓励留学生创新创业以及股权激励等政策措施成效初显,滨海高新区对高端人才的吸引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研发机构数增加88%,企业作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创新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大大提升了创新效率。在科技产出指标中,每万名从业人员拥有的当年新增授权发明专利数达124件,是2008年的2.2倍。同时,科技成果转化日渐活跃,技术市场成交金额快速增加,较2008年增加幅度达40%。
三、高新区产业发展继续朝着高端化、高质化和高新化加速发展
主要体现在企业发展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净利润占营业收入的比例2010年较2009年增加34%;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稳步发展,主导产业聚集度2010年达到18.84%。低碳、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单位GDP能耗、“三废”排放量两项指标大幅降低。
四、滨海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取得新突破
滨海高新区是天津市创新创业最为活跃、科技型中小企业最为密集的地区,在全市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新区充分发挥既有优势,企业数量快速增加,2010年较2009年增加41%;新增注册资本500万元以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占当年新增注册企业数比例高达64.20%,科技型中小企业年销售额较2008年提升46%。截至目前,在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通过认定的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760家,占到了滨海新区经认定企业数量的45%。
五、以金融环境为核心的企业发展大环境明显改善
融资担保增长率连续两年实现翻番。财政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有效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无抵押、无担保难题。据数据显示,截止2011年上半年,仅海泰担保在保余额达40亿元,凸显出高新区以信用建设为根本,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的力度与成效。金融机构数量两年增加幅度达到60%,高新区对于金融资本的吸引力逐年攀升。高新区在科技服务机构数指标上增幅较大,由2008年的21家,增加到2009年的41家,2010年达到57家。表明随着高新区一批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对于法律、财务、咨询、股改等中介服务的需求在不断提升,这也与2010年高新区工委联合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对天津高新区中小企业的一项调查结果相吻合。反映出高新区企业质量不断提升,发展模式日益向着成熟化、规范化发展。同时,高新区国际贸易环境显著改善,国际接轨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高新区出口额保持了高速增长,增加幅度为52.68%。外籍员工人数快速增加,较2009年增加近一倍。高新区企业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
指数在反映滨海高新区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反映出高新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包括企业上市数在内的部分指标增长速度放缓,高技术服务业销售收入占高新区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和人均报酬两项指标出现轻微倒退,应该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体现出了滨海高新指数对高新区发展的预警功能。
【相关阅读】滨海高新指数
滨海高新指数是2009年由滨海高新区联合天津市科学学研究所在借鉴硅谷指数、中关村指数等国内外指数基础上,结合天津实际情况共同推出。推出的意义在于通过高新指数的监测预警功能,重点突出和反映高新区的创新近况,可以作为天津市科技创新的风向标,并对我市自主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起到导向作用。滨海高新指数的设立、对高新区价值体现给予了重新定位,即高新区的主要功能和价值应该体现在科技创新、产业引导上,要成为“创新驱动、内生增长”道路的引领者和转变经济发展的探路者。
滨海高新指数由产业发展能力指数、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和环境支撑能力指数三部分构成。指标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构成。
创新驱动 “滨海高新指数”成企业发展风向标
滨海高新区工委副书记张世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国家和天津经济发展战略,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主线,把创新发展和内生增长作为主要内容,借鉴国内外先进创新指数,结合滨海高新区在产业发展、创新能力提高,乃至环境能力建设方面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来的一个综合性指数。【详细】
“滨海高新指数”引导滨海高新区经济发展转型
编制“滨海高新指数” 核心目的在于体现科学发展观,引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滨海高新指数的设立将打破传统经济指标统计考核对滨海高新区发展的束缚,将着眼点更多的放在自主创新和产业聚集上,是创新发展科学发展的指示灯。滨海高新指数能反映出区域创新环境、创新投入产出、产业结构等信息,因而对企业投资决策可以起到风向标的作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