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十一”黄金周后上班第一天,记者走进天津港集装箱码头,随处可见繁忙景象。在万吨巨轮停靠的码头边,两艘刚刚装满集装箱的货轮上就有来自内蒙古、宁夏等内陆无水港地区的货物。今年上半年,天津口岸不断扩展无水港服务辐射功能,已运营的8个无水港完成吞吐量15.2万标箱,同比增加11.0%,一条延伸到内陆腹地的“黄金水道”正日益壮大。
多点布局辐射内陆经济重镇
无水港的建成运行,使许多内陆地区外向型出口企业改变了过去在天津和内陆腹地进行进出口产品的转关运输,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的崭新工作方式,也让许多内陆省份尝到“甜头”,在省内建立运行第一个无水港后,又与天津口岸合作进一步“布点”,开拓更多的“出海通道”。无水港拓点也不断取得新突破。
“早在2002年京津两地签署了《京津海港口岸直通协议》,朝阳口岸成为了建设内陆无水港先行先试的范本。无水港加速了北京对外经贸发展,朝阳口岸去年进出口集装箱吞吐量(含区域通关)突破10万标箱。”北京市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王卫平表示,“去年3月,北京又在京东北方向建设了第二条‘出海通道’,即北京平谷国际陆港。平谷国际陆港开通运行后,天津口岸各单位给予了极大地支持。未来这里将成为北京不可或缺的内陆无水港和区域口岸、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在能源大省内蒙古,同样也在进行着无水港多点布局。2007年,我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口岸功能、港口功能和货物集散功能的货物现代化物流平台,包头无水港正式运行。外贸企业在当地报关、报检业务,无水港成功运作让每个出口企业每标箱平均费用降低数百。目前,天津口岸在内蒙古自治区内,从蒙西到蒙东,在建或拟建的无水港项目,已经扩展到巴彦淖尔、二连浩特、鄂尔多斯、赤峰等地。
为了进一步发挥无水港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无水港运营效益,北京、河北、宁夏等13个省区市口岸部门近日又共同签署了《2011年合作建设无水港天津共识》,提出打造大通关协作信息平台,建立各地口岸部门沟通协商机制。这份共识为天津蓬勃发展的“无水港”指明了方向,也注入了一针加速发展的兴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