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术后已经苏醒的强久,深情凝视着身旁另一张病床上术后仍然昏迷的巴金旺杰,眼神中充溢着希望。这对共同经历了32载风风雨雨的拉萨藏族夫妇,昨日在市第一中心医院器官移植中心,通过一台历时11小时的高难度、高风险活体肝移植手术,实现了心灵与生命的融合,演绎了一段人间真爱——妻子强久捐出自己53%的肝脏,为患终末期肝病而生命濒危的丈夫巴金旺杰重新燃起生命之光。
“我们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我很幸运,能来天津治疗;也很幸福,有这样的妻子。”术前接受记者采访时,52岁的巴金旺杰缓缓讲述起自己的求医经历。那是去年的一次体检中,他被发现患严重肝硬化,虽然五六年前就知身患乙肝,但面对这样的噩耗,他仍然难以接受。随后,他来到成都一家大型医院,全面检查后被告知只能接受肝移植治疗,后又经朋友介绍慕名来到本市第一中心医院准备接受肝移植手术。
然而,等了两个月,合适的肝源未能找到。眼看着巴金旺杰身体状况一天天恶化,腹胀、乏力、消瘦、肝功能下降,随时有生命危险,医生最后建议他进行活体肝移植。可是经严格检查,巴金旺杰的6个儿女均不符合捐肝条件,妻子是最理想人选。“强久今年已经49岁了,年龄大了,我和孩子们都不同意她捐肝。可是她说我们在一起生活了这么多年,不能眼睁睁看我等死,一定要救我,这是她作为妻子该做的,这让我很感动。”说着,巴金旺杰眼里闪起了泪花。
面对这对感情笃深的藏族夫妇,市第一中心医院派出以该院副院长、知名器官移植专家朱志军教授为组长的精英团队,以确保供者和受者的手术万无一失。手术从昨日早8时一直持续至晚7时,切取供肝、去除病肝、完成移植,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顺利推进。昨日下午4时许,完成供肝切取后,强久被推进监护病房,状况一切良好。约3小时后,供肝成功移植,巴金旺杰被送进同一病房,生命体征平稳,肝功能顺利恢复。今日上午,强久将转入普通病房,巴金旺杰约在24小时后转入普通病房。
新闻链接
据巴金旺杰主管医生吴迪副主任医师介绍,目前全国每年大约有150万患者需器官移植治疗,因器官严重短缺,其中只有不到1万人能如愿获救。为解决这一矛盾,活体器官移植应运而生。但活体器官移植既要争取患者手术成功,又要保证供体的绝对安全,对医院技术水平要求很高,从而阻碍了相当一部分患者治疗。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志愿在身后捐献器官,是解决器官短缺、影响患者治疗的长久之计。肝脏具有较强再生能力,一位健康成人最多可捐献70%的肝脏,一般在捐献3个月后可恢复至正常大小的90%,半年后能基本复原。(记者 任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