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滨海高新讯 “整整三个多月,各个单位间来回奔波,真是苦不堪言。”昨天,赵婷婷向记者倾诉:“那叫一个累啊!真后悔以前太不把档案当回事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个人就“活在”一个自己见不到的牛皮纸袋里。这个一尺见方的牛皮纸袋,加上里面的材料,还不到一斤重,但作为个人经历的记载,它并不是可以随便丢弃的“身外之物”。
考公务员 才想起要找档案
昨天在北方人才市场人事代理部,记者见到了赵婷婷,想起当时查找档案的经历,她至今心有余悸。赵婷婷今年30岁,2003年从天津中医学院毕业后,到本市一家民营药店上班,后来跳槽到一家医药公司。去年考公务员时,需要提交档案,可她连档案在哪都不知道。
北方人才市场人事代理部段部长表示,像赵婷婷这样毕业很多年,却从未过问过自己档案的大中专毕业生并不在少数,这就是所谓的“弃档”。目前在北方人才市场托管的5万份“个人委托存档”中,90%以上都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的现象,其中,尘封多年、失去联络的档案有近2万份。
毕业8年 不知档案哪去了
赵婷婷回忆说:“我毕业8年了,给学校打了两天电话都无人接听,只好向一位留校工作的同学求救。这位好友帮我咨询后才知道,学校只免费保存档案两年,之后便将学生档案邮寄至人才市场。至于是哪个人才市场,学校说当时分批存了几处人才市场,只能一个个地问。”
记者了解到,目前存放于北方人才市场的档案占全市流动人员档案总数的1/10左右。出现学生“弃档”大致有几种可能:一是不知道自己的档案存在人才市场;二是由于工作、接转保险暂时不需要档案,自毕业后一直“没当回事”;三是工作后补办过有凭证作用的某些材料,而不再过问原始档案等。
花费万元 仨月才“搞定”
“当时我已经29岁,本来由于年龄的限制可选择的岗位就不多,如果档案丢了就彻底没有机会考公务员了。”赵婷婷开始疯狂寻找,一个月后终于在北方人才市场找到,但档案已经多年没有补充过了,还是“学生档案”,工作经历完全空白。
段部长介绍说,目前在北方人才市场托管的5万份“个人委托存档”中,90%以上都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的现象。
为了补充档案,赵婷婷多次请假,补缴存档费、请客吃饭,找之前的单位补上工作经历,花费近一万元,历时3个月才“搞定”。